PNAS:科学家发现环状RNAs抑制胃癌转移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环状RNAs(circRNAs,Circular RNAs)在人类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的基因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而且环状RNAs如今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类癌症的关键调节因子,然而其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成为SARS-CoV-2的“健身房”,“成就”更强变异毒株
尽管疫苗接种以及其他各类防控措施正在全球开展,但这股源自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却尚未有停歇的迹象,人类与SARS-CoV-2长期甚至永久性共存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与SARS-CoV-2斗争的一个难点在于,病毒正在不断进化以更好地侵入人体,这导致疫苗的效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如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发现小分子天然化合物靶向细胞代谢抑制骨吸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管敏课题组在穿心莲内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Andrographolide prevents bone loss via targeting ERRalpha-regulated metabolic adaption of osteoclastogene
IRE1α激酶抑制剂KIRA6可以钝化由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引起的应激性炎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刺激应激或死亡的癌细胞释放免疫调节/促炎因子,内质网应激后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免疫原性治疗有利于癌细胞-免疫相互作用。
Science: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肠球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肠球菌属的成员能够改善小鼠肿瘤模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Clin Cancer Res:恩替诺特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组合疗法或可治疗实体瘤
根据一项1期临床试验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将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相结合是安全的,并可能使一些对传统疗法没有反应的晚期癌症患者受益。
Nature子刊:揭示莫那比拉韦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
2021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莫那比拉韦(Molnupiravir),又称为EIDD-2801/MK4482,是一种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SARS-CoV-2。美国最近获得了170万剂可能有助于治疗COVID-19患者的莫那比拉韦。在初步研究中,莫那比拉韦减少了SARS-CoV-2冠状病毒的传播。利用莫那比拉韦治疗
JCI:恩替诺特可显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膀胱癌的抗肿瘤反应
2021年8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中加入实验性药物恩替诺特(entinostat),可以大大促进癌症缓解。这种方法显示出如此的前景,以至于它已经在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对晚期膀胱癌患者进行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6日在线发表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揭示PI3K抑制剂调控肿瘤免疫机制
PI3Kα可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生高频率基因扩增或激活性突变,是重要的肿瘤治疗靶标。CYH33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研发的全新结构PI3Kα高选择性高活性抑制剂,目前已完成Ia期临床试验。近期,上海药物所肿瘤研究中心及其合作者在对CYH33进行系列研究基础上,与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合作发现CYH33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并进一步阐释P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抗SARS-CoV-2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由新型SARS-CoV-2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破坏。尽管目前有几种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分发,其他疫苗也在酝酿之中,但治疗方式落后了。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了解病毒的性质、突变株以及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揭示可能的药物靶点和有效的治疗剂。随着研究的深入,作者现在已经了解了SARS-CoV-2的基因组结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致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