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揭示循环维生素A对人类机体健康所产生的遗传影响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维生素A在人类精神疾病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2024-03-15

聚焦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深度剖析类器官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产业发展趋

在第七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上,首次邀请国内类器官技术优秀公司代表嘉士腾亮相乳腺癌综合诊疗规范中心展馆并参与开馆仪式剪彩。

2024-05-13

蔡宇伽/洪佳旭团队开发全新疫苗技术:树突状细胞靶向性类病毒颗粒,作为mRNA疫苗载体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技术——DVLP,能够在体靶向DC,同时递送mRNA和展示抗原蛋白,并激发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2024-05-09

Cell Rep Med:遗传工程化改造的树突状细胞或能增强免疫疗法抵御人类肺癌的潜能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David Geffe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将工程化的树突状细胞直接注射到肺癌肿瘤中或能帮助促进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促使更多T细胞变得活跃并能更加有效地攻击癌症。

2024-04-05

Sci Adv:组合性表观遗传学癌症疗法或能有效治疗人类结直肠癌和其它肿瘤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补偿性的EZH2活性或能限制DNMTi在人类结肠癌中的疗效,同时研究人员还将NFAT:AP-1信号与表观遗传学治疗所诱导的病毒模仿联系了起来。

2024-04-05

Science: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低成本的超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让高端影像普及不再是梦

Zhao团队开发的全身核磁共振成像仪使用的是无氦0.05T磁铁,所需功率仅为1800瓦,与吹风机相当,这意味着它可以使用标准插座。更重要的是,它不需要无线电屏蔽。

2024-05-29

强生医疗科技全国首批OCTARAY指导下高密度标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顺利开展 以创新技术助力房颤消融更精确、更高效

(2024年5月29日,上海)近期,强生医疗科技旗下全新一代OCTARAY一次性使用磁定位星型标测导管正式进入中国,并在全国三十多家医院顺利完成了首批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该批手术的圆满完成不仅标志着这一

2024-05-29

Cancer Res:牛津大学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具个性化的癌症疗法策略,能显著延长患者复发的时间,最长可达两倍

研究结果表明,DRL框架始终优于在临床中使用的传统MTD和适应性策略,从而就能延迟队列中所测试的所有患者的复发事件,并能将一些患者的复发时间延迟一倍以上。

2024-06-26

Sci Adv│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课题组在人体锌离子转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解决锌(Zn2+)外流的能量耦合器的争议,并揭示hZnT1的转运机制,本研究尝试纯化全长hZnT1,并使用基于细胞的体内和基于蛋白质脂质体的体外测定系统来确定其耦合机制。

2024-05-06

Cell Res | 陈江帆/瞿佳/蔡晓红/张康发现40赫兹的闪烁可以促进睡眠

该研究确定了皮质腺苷信号对于40Hz闪烁光对睡眠的生物学效应至关重要。该研究证明光闪烁触发了视觉皮层和其他大脑区域的细胞外腺苷水平的快速和持续的增加,这取决于光闪烁的频率、强度和波长。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