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Sci Rev:科学家识别出一种能通过靶向作用线粒体ATP酶发挥作用的强大抗肿瘤制剂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Ru5在体内或许能表现出比顺铂更高的抗癌疗效,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图片点击蛋白质组方法结合多组学方法识别出了钌多吡啶配合物的特殊分子靶点。
非脱氨酶依赖的嘧啶碱基编辑器TBE获得进展
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名为TBE(Thymine base editor)的不依赖脱氨酶的DNA碱基编辑工具。与现存的其他胸腺嘧啶编辑工具相比,TBE表现出更高的编辑效率、更小的细胞毒性和更低的脱靶现象
Cancer Discov:红肉中的铁离子能重新激活DNA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酶,诱发结直肠癌
这项研究揭示了红肉中的铁离子如何通过激活端粒酶来驱动结直肠癌的进展,为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NSMB:隋森芳/王宏伟合作揭示人源生物素依赖型羧化酶MCC的激活机制
此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生物素依赖型羧化酶的激活机制的理解,还为治疗相关酶导致的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上海交大洪亮团队开发扩散概率模型——CPDiffusion,设计生成高活性的人工内切核酸酶
CPDiffusion作为一种强大的全新蛋白质序列设计工具,为生物学家和蛋白质工程设计者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用于设计功能更强大的蛋白质、研究蛋白质功能的逐渐演化过程、丰富现有蛋白质的数据库等。
Mol Cancer:全基因组CRISPR筛选鉴定酪氨酸蛋白硫转移酶-2作为增强抗pd1功效的靶标
本研究证明了TPST2调节癌细胞对免疫检查点疗法的反应性,并确定TPST2作为增强抗pd1疗效的治疗靶点。该数据表明TPST2在癌症免疫中的新作用,并为基于ICT的联合治疗提供了额外的策略。
Nat Commun:潘光锦/单永礼团队揭示METTL3/METTL14维持核仁相分离及功能完整性的新功能
该发现不仅揭示了METTL3/METTL14维持细胞功能的一个从未报道的机制和作用,而且也有助于体现核仁这样一个无膜亚细胞结构如何维持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Cell:新研究揭示病毒DNA聚合酶结构上的新变化可对抗病毒药物产生抗药性
事实证明,HSV DNA聚合酶只需靠近 DNA 就能完全闭合。这使得阿昔洛韦和膦甲酸更容易抓住DNA聚合酶,使其停止工作,从而阻止病毒复制。
《自然》:破解新冠致血栓之谜!科学家发现,纤维蛋白竟是新冠病毒作恶的关键,血栓性炎症和神经病理变化均与其有关
研究者测试了一种针对纤维蛋白炎症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5B8,其已经进入1期临床试验。纤维蛋白在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AD)等疾病中都有病理作用,该药物有望用于相关治疗。
J Agric Food Chem:乌梅和五味子所含的α-羟基酸通过抑制脂肪酶可有效预防肥胖
研究表明,MF和SCF提取物中的α-羟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被鉴定为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肠道脂肪酶的活性有效预防饮食诱导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