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Rep:科学家识别出人类炎性肠病的可能性诱因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炎性肠病的诱因,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为开发新型治疗性策略提供新的研究起点。
2024-01-18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人类炎性肠病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人类炎性肠病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当然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就对近期科学家们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4-01-25
Cell子刊:郑啸/郝海平/张学丽/袁勇贵团队揭示Gpr35通过肠-脑轴调节抑郁样行为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Gpr35对抑郁样行为的调控作用,并揭示了在肠道微生物群-大脑轴中发挥调控作用的代谢物,这可能扩展对抑郁症遗传易感性的治疗方法。
2024-01-11
Nature:利用反向代谢组学发现诊断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的重点开始从微生物本身转向它们产生的分子。毕竟,正是这些分子直接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然而,要确定一个人的微生物组正在制造哪些分子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典型的代谢组学
2023-12-25
纸基芯片检测环境微囊藻毒素研究获进展
该团队利用电荷转移效应和分子印迹技术开发了一种通用的间接荧光传感策略,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快速检测微囊藻毒素。该策略以微囊藻毒素作为模型分析物设计间接荧光传感机制,以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薄膜包
2023-11-04
IJM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性粪肠球菌感染的潜在候选疫苗
来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如何制造一种相对容易生产的肠球菌疫苗,而获取这种针对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的疫苗或许将是抵御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一步。
2023-12-16
施一公团队开发具有3D电极的芯片实验室,证实生活中常见电磁辐射影响细胞生长
总的来说,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3D叉指电极的生物相容性试验台,用于研究低频电磁刺激对细胞系的影响,并制作出了原型机。
2023-11-24
《自然·衰老》:江南大学团队发现,口服手性金纳米颗粒可改善肠微生物及代谢物,或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联为AD治疗带来了新的努力方向,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是很多研究都在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饮食、益生菌和各种代谢物分子中进行了探索。
2023-12-04
《自然》:肠菌帮我们吃掉“多余的糖”!科学家发现有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肠菌,或可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
科学家们对306名成年人进行了多组学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个体的粪便中存在更多果糖等单糖,他们比胰岛素敏感个体缺少的肠菌表现出了独特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模式,正是更偏爱这些单糖。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