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报: Nat10通过乙酰化CEP170 mRNA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翻译效率促进细胞增殖
多发性骨髓瘤(MM)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高危亚组患者具有高增殖的特点,即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先进的新药治疗,他们的预后也没有明显改善。
Journal of Hepatology: 胆汁酸转运体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在肝硬化中起关键作用
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肝病,纤维化是其主要特征。由于缺乏能够反映临床特征的遗传动物模型,目前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
Cell Report: 蛋白质乙酰化和泛素化相互作用控制MCL1蛋白稳定性
抗凋亡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属于支持生存的BCL2家族,在人类癌症中经常被扩增或上调。MCL1高度不稳定,其稳定性受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调节。
我国科学家实现对乙酰氨基酚生物合成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研究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杂志发表题为“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artificial pathway for biosynthesis of acetaminophen in Escherichia coli”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通过设计和构
抗胆碱药莨菪碱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莨菪碱(hyoscyamine)及其消旋体阿托品(atropine)和其衍生物东莨菪碱(scopolamine)均属于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 TAs),是一种临床基本药物。茄科药用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是商业化生产TAs的主要来源,但TAs在植物体中含量低,导致其价格高昂。采用代谢工
揭示NADPH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活性参与代际遗传
NADPH(还原型辅酶Ⅱ)是细胞内关键的抗氧化分子,它参与生物体内还原性生物合成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代谢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细胞如何感知NADPH水平的变化以及NADPH是否具有其他生理功能等仍有待阐明,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等的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生命科
Science:纹状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中的ISR激活参与多巴胺调节和技能学习
2021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整合应激反应(integrated stress response, ISR)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生化途径,一旦被激活,就会明显改变蛋白合成。它在蛋白稳态、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使得该途径成为全身性疾病和大脑疾病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靶标。临床前研究已显示,小分子ISR抑制剂能够增强某些形式的学习和记忆,这进
JCI Insight:乙酰肝素酶或是机体细胞先天性防御机制的关键调节子
2021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很少被研究的名为HPSE(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的蛋白质或是机体中细胞先天性防御机制的关键调节子。机体先天性防御反应是由多种危险信号所诱发的程序性细胞机制,其在许多物种的整个
ACS子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有助于治疗新冠感染
ACS Pharmacology & Translational Science.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并危及全球经济。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用于治疗COVID-19,因此有很大的抗药需求。
研究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复合体调控光形态建成新机制
植物基因在光形态建成中会发生转录的重编程,同时伴随染色质的动态变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动态分布。大量光响应基因由于染色质开放性的变化,在“开(激活)”和“关(抑制)”之间切换以确保植物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照环境,这些基因包含光信号途径中的重要组分因子。虽同为光信号的正向调节因子,转录因子编码基因HY5和BBX22被光诱导,光受体编码基因PHYA在光照条件下则被抑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