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在试管中重建完整的生物钟并研究它的工作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在试管中重建了蓝藻的昼夜节律钟,使他们能够实时研究生物钟蛋白的节律性相互作用,并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如何使生物钟对基因表达施加控制。

2021-10-09

Gut Mircobes:总结睡眠、生物钟、肠道菌群与阿尔兹海默病的关系

阿尔兹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AD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着升高,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自立能力。AD病因复杂,可能因人而异,但脑病理上一致性高比如淀粉样蛋白(Aβ)沉淀和神经元的丢失等。早期研究表明AD病人与动物模型常伴随有睡眠障碍和生物钟紊乱等,进而发现早期睡眠与生物钟紊乱与AD病发也显着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AD病人和动

2021-09-20

科研人员发现生物钟协调水稻抽穗期和盐胁迫适应的新机制

  盐胁迫是影响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及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的海水倒灌,导致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挖掘耐盐高产的水稻品种有助于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植物生物钟可以感知并整合外界环境信号,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生物钟如何协调盐胁迫和开花时间的作用机

2021-08-19

Nature子刊:癌细胞疯狂扩张,竟是因为有“内应”暂停了生物钟,恢复昼夜节律便可消灭肿瘤

  如人类一样,细胞也有“生物钟”,会依据自然的“昼夜交替”周期来调节各类蛋白的高低表达,以此控制新陈代谢。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癌细胞却“偷偷”在“加班”,能够不顾昼夜节律来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加速扩张。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题为Restoration of the molecular clock i

2021-08-02

Nat Commun: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扰乱改变脂肪细胞祖细胞的节律性增殖模式,负面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你的饮食习惯或改变你的生物钟(circadian clock)可以影响你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脂肪组织。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ellular and ph

2021-07-06

The Plant Cell;研究发现植物生物钟的新调控因子

  为了适应地球自转引起的环境周期性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进化出了内源计时器——生物钟,它可以维持细胞内近24小时的基因表达节律性以适应环境中光温因子的昼夜动态变化。生物钟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如光周期依赖的开花时间、发育、叶片衰老,以及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等。因此,生物钟稳定性的维持对植物生长发

2021-06-07

Molecular Psychiatry: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即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可见,生物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1-06-08

科学家首次发现多功能细菌也有生物钟

   生病了得吃药,但要想药物起作用,服药时间还是个关键。因为,这与人体昼夜节律(生物钟)有关。例如,血压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两次峰值,故降压药应该安排在峰值到来前服用会更有效。众所周知,生物钟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控制着几乎所有包括我们人类在内许多动植物的生物过程,包括我们的睡眠-醒觉、动物的昼行夜伏、植物的春华秋实,以及我们的代

2021-01-19

PNAS:“垃圾”基因调节生物钟

如果大家曾经经历过倒时差的情况,那么就会知道身体昼夜节律的紊乱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影响。人体昼夜节律“钟”存在于整个人体的细胞中,不仅控制着睡眠和唤醒周期,它们还对人类健康的许多方面至关重要。十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试图弄清它们的内在调节机制,以寻找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新见解。

2021-01-06

基于人工智能成功筛选出生物钟相关功能基因

  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的研究团队利用开发的基于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同步化参数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了能系统化和自动化识别小鼠活动及饮食昼夜节律的筛选器。他们与来自国际上14个科研机构的团队合作,针对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的野生型小鼠数据开展了生物钟相关功能基因高通量筛选研究。研究团队通过对750个突变小鼠品系的活动和饮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