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 | 张华凤/高平合作发现分泌蛋白酶PRSS35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外陷阱而影响肝癌进程

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细胞内的许多蛋白及其所介导的分子通路发生了变化,以满足肿瘤细胞生存和快速增殖的需求【1, 2】。同时,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肝脏分泌蛋白质组也必然发生了

2023-03-21

Sci Adv:一种新型的药物组合或有望帮助减少机体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

来自Salk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FDA批准的药物曲美替尼和恩替诺特能够进行串联使用,并在携带LKB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机体中会促使肿瘤变得更少更小。

2023-04-12

Mol Cell:靶向mSWI/SNF复合物有望让CAR-T细胞减少衰竭,更持久地抗击癌症

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细胞核中的一组专门的蛋白---mSWI/SNF(或BAF)复合物---在激活T细胞攻击癌症和触发衰竭方面都发挥着指挥作用。

2023-04-12

《自然·免疫学》:科学家首次发现,长期压力会导致肠道乳酸菌减少,促进肠道免疫细胞进入大脑诱发抑郁

这篇研究表明长期压力可以导致易感个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和乳酸菌数量下降的现象,而这会促进肠道γδT细胞和γδ17 T细胞上的增加,这些细胞会迁移到硬脑膜处,进而促进神经病理和抑郁相关的行为的发生。

2023-04-03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新可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适应症注册申请

美泊利珠单抗通过与IL-5结合,阻断IL-5与嗜酸粒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使血液中嗜酸粒细胞的数量降低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2023-03-14

Redox Biology: 大肠杆菌K1的LPP抑制宿主ROS的产生以抵消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消除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尽管抗生素的引入和重症监护的进展,新生儿大肠杆菌脑膜炎仍然是死亡和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一个主要的因素是对大肠杆菌脑膜炎发病机制的不完全了解。

2023-01-30

Metabolism:治疗HIV和HBV感染的常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能减少机体中免疫细胞的能量产生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TAF和TDF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能直接减少线粒体所产生的能量,而线粒体是能在细胞中产生能量用来维持细胞功能的特殊细胞器。

2023-02-06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李强课题组揭示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其潜在调控机制

中性粒细胞作为肺部最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之一,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驱动作用。

2022-12-19

中性粒细胞衍生的警报蛋白(S100A8/A9)在心力衰竭中的致病作用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它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心衰的治疗和预防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仍然很差。

2022-12-12

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DUSP6缺失改善心脏再生修复

心血管疾病是最为致命的疾病之一,每年夺走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使病人的心肌组织大量损伤及坏死,正常心肌被瘢痕组织取代,导致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不足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