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中山大学陈旻湖等团队合作提出炎症性肠病治疗新方案

Olamkicept(奥拉奇西普或TJ301)是一种可溶性gp130-Fc-融合蛋白,通过结合可溶性IL-6受体/IL-6复合物选择性地抑制白细胞介素6 (IL-6)反式信号。在无免疫抑制的炎症小鼠模

2023-03-09

JECCR:中山大学团队发现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新机制!

这项研究阐明了ac4C及其乙酰转移酶NAT10在胃癌中的作用,揭示了一种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癌发生的新机制,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2023-02-16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高旻/黎小妍合作揭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治疗新靶点

该研究揭示了TRPM7-Ca2+-TAK1信号在肥胖过程中脂肪组织炎症的作用,靶向脂肪组织TRPM7的治疗方法可能是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性并发症的具有潜力的新策略。

2023-02-07

中山大学:针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化学修饰小干扰RNA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进行性滑膜炎和骨侵蚀为特征。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复杂性,现有的抗风湿性疾病药物(DMARD)不足以预防进行性关节破坏。

2023-01-30

中山大学团队牵头的临床研究显示,FOLFOX方案灌注化疗,可改善有微血管侵犯患者的DFS

这项研究证明,术后辅助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显著改善了伴有MVI的HC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降低术后早期复发风险,而且毒性可耐受,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证据。

2023-01-11

JAMA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邱妙珍团队,首次揭示中国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患者胚系变异特征!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首次描述了中国HDGC患者的胚系变异特征,并且说明了中国患者与以往其他研究分析的患者在胚系变异特征差异较大,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在中国HDGC患者中潜在的临床可操作性变异靶点

2023-01-04

中山大学超十万人研究,吃西红柿,降低高血压风险

西红柿摄入量与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存在 J 形关系,每天摄入10-13克,高血压风险最低,适度食用西红柿是预防新发高血压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2022-12-02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熬夜看球,白天补觉,增加脂肪肝风险

研究发现,熬夜、打鼾和白天长时间午睡与脂肪肝增加显著相关,风险分别增加37%、59%和17%。

2022-11-25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乳腺癌对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新机制

本研究首次发现了表达CD16的独特CAFs亚群,揭示了FcγR在促进乳腺癌靶向HER2治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提出靶向CD16+CAF中VAV2的新型治疗方法,为改善乳腺癌当前治疗现状提供了新的治

2022-12-14

中山大学研究发现,晚上熬夜,白天午睡,增加脂肪肝风险

该研究显示,熬夜、午睡、打鼾都与更高风险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有关,晚上睡不好,白天长时间午睡的人患脂肪肝的风险最高。相比之下,高睡眠质量与脂肪肝风险降低相关。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