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大连医科大学团队揭示了肠道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与临床价值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培养肠道真菌(CGF)的目录,其中包括760个真菌基因组,这些真菌基因组来自健康志愿者的粪便。该目录涵盖48科206种,其中69种为未在现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未知物种。
《细胞》子刊:在中国人群中找到新的“致胖菌”!瑞金医院团队首次发现,肥胖者肠道中富集巨单胞菌,会降解肌醇、促进肠道吸收脂质
研究者给无特定病原体(SPF)小鼠分别饲喂高脂饮食(HFD),并额外给小鼠移植巨单胞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相较没有巨单胞菌的小鼠,它们体重增幅更大,而且长的都是肥肉,瘦体重反而更轻。
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加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生物产业全方位发展,2024年3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在上海大零号湾科创大厦隆重开幕。
Circulation:特殊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识别修复机体受损血管的细胞
本文研究首次在小鼠和人类个体机体中发现了一种能识别CRECs的单一前瞻性白哦职务,这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细胞疗法来修复内皮功能障碍患者机体受损的血管。
Immunity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书/潘文发现肠道微生物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潜在机理
该研究证明了微生物DCA通过激活Ca2+输出体PMCA来抑制细胞毒性CD8+ 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并提出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通过靶向DCA产生细菌来预防结直肠癌。
2023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
作为在中国长期承诺的重要组成,拜耳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本地科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国源头创新及新药研发转化,不仅开创了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学术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也树立了“产学研”协同发展、合作创新的典范。
海森生物超3亿美元引进!长效PCSK9抑制剂在国内获批临床
PCSK9中文全称是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是降脂药开发领域的一个新兴靶点。研究发现,抑制PCSK9可以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研究发现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可促进类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该工作证明了CS/GelMA复合水凝胶能够支持小鼠肝脏类器官的发育以及培养出的肝脏类器官表现出与正常小鼠肝脏相似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表明该水凝胶在类器官培养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Nature子刊:南京师范大学黄和/孙小曼团队开发机器学习指导的合成生物学工程菌株优化策略
该研究为构建高性能细胞工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该策略无需复杂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可适用于多种微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