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中国科大朱书课题组揭示蛋白Gasdermin D在小肠对食物的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是宿主细胞与大量外来抗原之间的主要屏障;目前还不清楚肠上皮细胞如何诱导针对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同时保持对食物的免疫耐受。在一项新的研究
NEJM重磅:中国研究登顶!厦大/中山市人民医院团队找到鼻咽癌筛查新方法,可将当前筛查方法阳性预测值提升近10倍
作为鼻咽癌筛查的新型生物标志物,P85-Ab比当前标准的双抗体检测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佳。这有助于提高人群对鼻咽癌筛查的接受程度,降低鼻咽癌相关死亡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创新构建了一种双相情感障碍斑马鱼模型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研究发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环丙沙星,可诱导斑马鱼发生“双相情感障碍行为(bipolar disorder,BD)”,
干细胞新药再加速,药监总局30天批准三个干细胞新IND
近期,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不仅迎来了新的突破。就在(6月20日至7月21日)短短一个月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就连续批准了三个新干细胞独立新药(IND)。
解开淀粉样蛋白与Tau之间的联系,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美国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首次有了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显示有能力改变一些患者的病情。但专家们将卫材和百健公司开发的Leqembi称为 "小胜",是抗击阿尔茨海默病的 "第一步"。下一步可能在于理清淀粉
倒计时30天 | BCEIA盛会再临,共谱中国科学仪器发展新篇章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 将于2023 年9月6-8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中国分析与生化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峰会
我国自主研发的T21 FIH结果出炉,药物3D打印结肠靶向递送平台可行性得以验证
三迭纪的药物3D打印工艺不仅克服了传统药物产品开发的局限性,还为药物固体制剂的生产开辟了崭新的路径。
剑指“最难攻克”靶点 中国生物制药引进重磅靶向药
中国生物制药是一家领先的中国制药公司,不久前在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位列全球第39位,为中国药企第一。
王慧/丁钢强联合团队揭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控制现状不容乐观
文章指出,有效控制糖尿病需要通过个性化管理对患者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综合治疗。如不仅需要清楚告知患者其临床治疗手段,指导其科学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还需向患者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工具和科技手段辅助其
中国药科大学杨勇/林昂团队发布首个带状疱疹mRNA疫苗与上市疫苗Shingrix的系统免疫学比对研究
这项研究显示,在成年小鼠和老龄小鼠中,低、中剂量的VZV mRNA疫苗既能够明显激活病毒特异性T细胞应答,且显著优于Shingrix。此外,IL-21分泌型滤泡辅助T细胞应答也得到明显活化 (图1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