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人类大脑细胞发育和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卡迪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大脑细胞发育的破坏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性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新关联。

2022-01-20

Cell Rep: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治疗人类精神分裂症的潜在新型疗法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识别出了一种名为mGlu1的蛋白,其或能作为开发精神分裂症新型疗法的潜在靶点。

2022-01-07

卫材与吉利德签订新协议:在亚洲地区分销和推广JAK1抑制剂Jyseleca(非戈替尼)!

Jyseleca是一种口服JAK1优先抑制剂,在全球范围内已批准2个适应症。

2021-12-25

精神分裂症是从何时开始的?科学家首次揭示“娘胎里”的遗传线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迄今病因未知的慢性脑部疾病,典型症状通常出现在成年早期,影响约全球1%的人口。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有迹象表明,精神分裂症开始于早期发育阶段,甚至在子宫内

2021-12-22

口腔微生物真能区分肺癌患者与健康人

 肺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长。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仍有15-20%和50%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肺癌患者没有吸烟史,提示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参与了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菌群成为医学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体微生物组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与肺癌相关的菌群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呼吸道菌群,

2021-11-15

Sox6的表达区分了黑质背侧和腹侧偏倚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胚胎起源

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SNc)腹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明显退化,背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相对完好。定义每个SNc层的分子、功能和发育特征对于理解它们不同的易感性至关重要。

2021-12-06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Met磷酸化Fis1促进线粒体分裂和肝细胞癌转移

MET酪氨酸激酶是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在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是高度动态的,处于分裂和融合状态,以维持一个功能正常的线粒体网络。线粒体动力学失调与许多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2021-12-15

磷酸酶CTDSPL2在有丝分裂中被磷酸化,是抑制胰腺癌肿瘤生长和运动的靶点

羧基末端结构域(CTD)小磷酸酶样蛋白2(CTDSPL2),又称SCP4或HSPC129,是小CTD磷酸酶(SCP)家族的新成员,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1-12-07

我国科学家在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精神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基于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遗传率约79~81%,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际上已开展一系列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了上

2021-11-22

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组装研究取得进展

  联会复合体组装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对于保障同源重组的正确进行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联会复合体组装的遗传调控及其对重组影响的分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程祝宽研究组利用图位克隆技术,鉴定出一个新的联会调控基因DESYNAPSIS1 (DSNP1)。其编码一个E3泛素连接酶

202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