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Adv│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林峰课题组在人体锌离子转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解决锌(Zn2+)外流的能量耦合器的争议,并揭示hZnT1的转运机制,本研究尝试纯化全长hZnT1,并使用基于细胞的体内和基于蛋白质脂质体的体外测定系统来确定其耦合机制。

2024-05-06

在非临床人群揭示稀有变异的累积效应:对认知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

利用UK Biobank的丰富表型数据,研究团队评估了包括认知功能、教育年限、就业状态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经济特征。这些表型数据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罕见变异和多基因得分如何共同影响这些复杂的人类特征。

2024-04-30

Cell Discov | 重庆医科大学杨培增等团队合作发现性粒细胞在白塞葡萄膜炎起重要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性粒细胞参与Behçet溃疡性别特异性免疫结果的细胞过程,这可能指导开发合理的针对性粒细胞的性别特异性免疫疗法,以使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受益。

2024-05-10

Nat Commun│国科学院管敏团队发现靶向脂肪细胞ESRRA可促进富含脂肪细胞的骨髓的成骨和血管形成

研究表明脂肪细胞ESRRA缺乏可以保护小鼠免受HFD或卵巢切除术(OVX)引起的骨质流失和高骨髓肥胖,而对外周WAT几乎没有影响。

2024-05-12

Cell:新研究构建出肠道细胞的空间图谱,并在肠道炎症过程追踪它们的轨迹

在以前的研究,IAF已在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观察到,因此了解IAF的作用和机制可能有助于开发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2024-04-22

Cell:全面解析转移性癌症的细菌,为开发新型癌症疗法奠定基础

研究团队惊讶地发现,不仅仅是结直肠癌的转移瘤含有大量细菌。通常我们认为大多数人类共生细菌生活在肠道,因此更容易随着结直肠癌的转移而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2024-04-11

Nature Medicine | 重塑帕金森病治疗前景:Prasinezumab在早期帕金森病快速进展亚型的疗效分析

该研究强调需要验证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可靠地测量体内的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开发此类生物标志物将显著推进更准确地诊断PD、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的能力。

2024-04-21

长链非编码RNA SLAMR在神经系统许多未知功能的重要性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以前未被描述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作者将其命名为SLAMR。研究者已经证明,这种lncRNA是由背侧CA1区域的特定经历诱导的,并通过KIF5C沿着树突运输。

2024-04-18

Cell:科学家成功绘制出癌症转移过程详细的微生物群落目录

本文研究,研究人员揭示了转移性肿瘤微生物组的泛癌症治疗,这或有助于推进新型癌症疗法的开发。

2024-04-30

疾控重磅研究:微胖腰细的人最长寿,BMI在28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

对于高龄(≥80岁)人群,在一定程度上,BMI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腰围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BMI在28.0 kg/m2左右时,死亡风险可能最低。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