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维粒子追踪领域取得进展

  在生命科学、药物研发等领域,纳米粒子定位及追踪技术具有广泛需求。外泌囊泡、病毒和纳米药物载体是生物体内常见的纳米粒子,它们的动态转运是实现胞间通讯、侵袭感染、药物递送等功能的重要过程。因此,实时捕捉这些粒子的胞内外运动在探寻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药物转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阐明疾病发病、病毒动态侵染宿主细胞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以及推

2021-10-20

“甜蜜的死亡”:果糖作为一种新陈代谢毒素,以肠道-肝轴为靶点

葡萄糖和果糖是密切相关的单糖,但果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2021-10-14

科学家首次通过临床试验发现,氯蔗糖会增加肥胖人群和女性的食欲

在最近的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这是首次发现,最常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之一,三氯蔗糖可能会增加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欲!这项试验纳入了74名成年人,年龄在18-35岁之间,其中有4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3.40岁,BMI在19.18-40.27之间。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均不吸烟,在入组前至少

2021-10-31

国家卫健委发文 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来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1﹞19号),旨在指导各地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标准,做好医院评审工作和加强日常管理。《细则》对评审结果判定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明确,各等次总得分要求和第二部分得分要求由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定,并规定了第三部分的最低得分比例。同时,《细则

2021-10-24

科学家找到细胞成癌关键,个因素共同决定细胞命运

  经典理论认为,癌症是由于人体内DNA突变的不断累积造成的,只要激活原癌基因、失活抑癌基因,癌症就发生了。但是,同样的突变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致癌,也可能不致癌。例如,构成痣的细胞就存在BRAF基因突变,该突变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黑色素瘤,但是绝大多数的痣永远也不会癌变。那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近日,由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

2021-10-30

ICG-16 | 华大智造大核心业务齐发力!全面赋能生命科学产业发展

作为组学领域的年度盛会,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6)于10月25-31日在山东青岛隆重举办。

2021-10-29

JAMA Onco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型个体化疗法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研究,旨在更好地理解如何根据患者自身特殊的遗传数据来治疗三阴性乳腺癌。PERSEVERE是一项2期临床试验,其旨在研究与标准化癌症疗法相比个体化癌症疗法组合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益处。

2021-10-29

线粒体羧酸循环靶向药物devimistat(CPI-613)治疗胰腺癌和白血病(AML)3期临床失败!

devimistat以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为靶点,影响癌细胞能量代谢,提高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2021-10-30

科学家开启首个预防人类阴性乳腺癌发生的α-乳清蛋白疫苗临床试验!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新型疫苗研究,旨在最终预防人类的三阴性乳腺癌,其是一种最具侵袭性且致死性的乳腺癌类型。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