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大规模研究揭示腰椎间盘突出相关遗传风险因素

本研究探索了腰椎间盘突出(LDH)背后的不同遗传特征,并进行全基因组荟萃分析,确定了41个与腰椎间盘突出(LDH)相关的新的风险基因位点。

2024-11-28

Mil Med Res | 上海交通大学陶海荣等团队合作发现甘露糖通过谷氨酰胺代谢缓解椎间盘退行性变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原代大鼠NP细胞研究甘露糖对IVDD的潜在治疗作用。此外,该研究的目的是阐明通过甘露糖发挥其作用的潜在机制。

2024-05-16

ACS Nano:仿生纳米颗粒海绵作为细胞因子捕获器和活性氧清除剂,可缓解椎间盘退化和椎间盘源性疼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的Wenbo Y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MnO2@TMNP纳米材料,它将MnO2纳米粒子与表达了 TrkA 的巨噬细胞膜(TMNP)封装在一起。

2024-01-26

Blood Adv:磁共振成像和腰椎穿刺可能并不是管理CAR-T细胞疗法相关神经毒性所必需的

研究结果表明,腰椎穿刺和核磁共振成像并不总是所有 ICANS 患者所必需的,因为它们往往不会影响治疗。

2024-03-26

Genes & Diseases:中国科学家揭示人类椎间盘退变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重庆市永川中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影响人类机体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和见解。

2023-12-27

复旦大学研究者们为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

腰部疼痛(LBP)是45岁以下患者活动受限的最常见原因,大约五分之四的成年人在生活中会经历LBP,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是临床上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2023-07-26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尼莫利德靶向SIRT1减轻椎间盘退变

下腰痛(LB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椎间盘退行性变(IDD)是导致LBP的主要原因,至少占所有LBP病例的40%。

2023-06-08

科学界最新揭示了Sesn2调控线粒体吞噬的机制为腰椎间盘退变的防治开辟新的思路

椎间盘退变(IVDD)是一种由细胞凋亡介导的致病过程。髓核(NP)和环状细胞的凋亡在IVDD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3-01-31

CRISPR-Cas9介导β-连环蛋白功能丧失减轻椎间盘退变

该研究表明,CRISPR-Cas9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用于识别新的药物靶点和开发治疗椎间盘退变的策略。

2022-06-09

Nature Communications:我国科学家建立腰椎间盘退变自动量化评估新方法

 腰痛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腰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引发慢性腰痛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早期临床表型。核磁共振可清晰地反映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但大都局限于定性分析或半自动的定量分析,导致相应椎间盘参量测量的一致性和效率存在局限,因此如何高精度的自动定量椎间盘多项参量,一直是国际上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