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近300万肠镜检查数据分析: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应提前到45岁

  结直肠癌(大肠癌,CRC)是对初始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组织发展形成的癌症统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的第三大常见癌症,患者占比高达9.4%,其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全球31%。结直肠癌曾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疾病,即发病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约10%的新发病例年龄在

2022-01-14

《自然》子刊:癌细胞“以柔克刚”,物理免疫检查点“横空出世”!

  免疫治疗发展迅速,重磅研究层出不穷。在和恶性肿瘤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部分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抵抗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影响细胞过继疗法的效果。由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异常产生和交联,肿瘤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更硬,但单个肿瘤细胞通常比非恶性肿瘤细胞更软。细胞柔软度是一种生物力学特性,目前研究已经证明,肿瘤细胞的硬度降低与癌细胞

2021-12-31

ANKRD13a通过独立于NF-κB与RIP1相互作用控制早期细胞死亡检查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引起多种细胞反应,从炎症、增殖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以凋亡和坏死下垂的形式出现。

2021-12-20

研究人员设计动力催化剂可提高产生化合物反应产率

  通过模仿光合作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可吸收光并用来驱动各种化学反应。这种被称为生物混合光催化剂的新型催化剂含有一种捕光蛋白,可吸收光并将能量转移到含金属的催化剂上。该催化剂可用于合成药物或将废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化合物的反应。通过用光代替有害条件和试剂,光催化可使制药、农用化学品和燃料合成更加高效、环保。

2021-12-02

Cell:揭示X染色体失活新机制!100个Xist分子足以实现整条X染色体失活

在哺乳动物发育的一个奥秘中,早期雌性胚胎中的每个细胞都会关闭其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只留下一条功能性的X染色体。多年来,这种X染色体失活背后的机制一直很模糊,但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理解这一过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11-15

Science:揭示食蟹猴发育过程中的X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是双态的,即X和Y染色体。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染色体编码800多个基因;相比之下,Y染色体编码关键的雄性决定因子SRY,但一般来说它编码的基因数量较少。进化出的机制可确保X和常染色体之间以及雌性和雄性之间的基因剂量平衡:X染色体上调(XCU)和X染色体失

2021-11-22

Nature Communications:用于协同破坏肿瘤线粒体的响应型颗粒研究取得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破坏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基于线粒体破坏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在肿瘤组织内高效且特异性启动线粒体的破坏是实现安全有效抗肿瘤治疗的前提。光激活肿瘤疗法由于具有治疗部位精确可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尤其是光照条件下能够激活光致产酸分子释放氢离子,酸化胞内微环境。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

2021-11-06

研究揭示蓝细菌受/暗调控的蛋白质降解

  光对于光合生物(包括高等植物和蓝细菌)是必需的,并参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是光合生物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重要机制,其中最典型、研究最深入的是光系统II反应中心D1蛋白,其光诱导的降解和修复是光合作用能持续进行的保证。此外,是否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受光调控的蛋白质降解及修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汪迎

2021-10-22

免疫疗法!乐天医疗RM-1929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疗效显著:总缓解率43.3%!

2020年9月,Akalux(ASP-1929)在日本获批,是全球首次获批的头颈癌肿瘤光免疫治疗药物。RM-1929与ASP-1929相似。

2021-10-29

HsA_CIRC_0024093通过miR-4677-3p/miR-889-3p/USP9X/YAP1轴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异常增殖和凋亡的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证实Yes1相关转录调节因子(YAP1)在VSMCs中的重要作用,但其在下肢ASO VSMCs中的上游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