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现新型细胞外囊泡——膜泡体,超大、富含细胞器,且具有细胞样特性
Blebbisome(膜泡体)可以从细胞外环境中吸收并内化更小的细胞外囊泡,其内部存在的多囊泡内体和功能性细胞骨架表明自身可积极分泌更小的细胞外囊泡。
2025-03-21
Adv Sci:崔文国/杨莹/杨克团队开发首款基于中药当归活性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
该研究成功开发了全球首款基于传统中药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靶向纳米递送系统——ALD@EM,克服了 decursin 等天然成分的应用瓶颈。
2025-05-15
Nature: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咪唑丙酸有望作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驱动因素与潜在治疗靶点
本文研究揭示了咪唑丙酸作为一种新的动脉粥样硬化驱动因素和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不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开发针对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新型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2025-07-19
意大利学者研究发现,嗅觉受体等化学感受器,对巨噬细胞转变为促癌表型至关重要
嗅觉受体与犁鼻器受体两类化学感受器,是巨噬细胞在多种实体瘤中接触癌细胞后,转变为促癌的免疫抑制表型的关键。
2025-07-19
全球首个临床研究发现,停药后复发风险与药物D2受体亲和力有关,与减药速度无关
这是第一项讨论抗精神病药物减量速度和D2受体亲和力,与精神病复发风险和复发时间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的D2受体亲和力与复发风险有关,而减量速度与复发风险无关。
2025-06-13
Nature子刊:葛均波院士团队揭示肠道菌群通过胆汁酸调控血小板活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该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胆汁酸-TGR5信号轴协调血小板活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进而提出了靶向肠道微生物群和/或改变胆汁酸代谢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相关血栓形成的一种有潜力的方法。
2025-04-13
人类LYCHOS蛋白竟是一种植物样细胞转运体和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独特混合体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作者利用低温电镜(cryo-EM)首次确定了LYCHOS的三维结构,并表明它是植物(而非人类)中常见的一种细胞转运体和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独特混合体。
2024-10-28
《JAMA·肿瘤学》:GLP-1受体激动剂抗癌,又迈一步!GLP-1RAs与肥胖/超重人群患癌风险降低相关,卵巢癌风险几近腰斩
研究是首批在真实世界中讨论肥胖或超重人群GLP-1RA使用与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之一。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假设,即GLP-1RA可能与激素敏感性恶性肿瘤的风险降低有关。
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