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还不够」Nature子刊:超十万人队列研究显示,早餐早于8 AM+晚餐早于8 PM更能减少肥胖、糖尿病风险
研究人员观察到每天第一餐时间每延迟一小时与总体CVD风险增加相关,最后一餐时间每延迟1小时,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
2024-02-19
中山大学科研团队解析珠三角6城市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及潜在人体暴露风险
该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存在季节差异,冬季浓度高于夏季,而PFAS前体(PFAA precursors)和PFAS替代品(PFAS alternatives)则呈现相反的季节
2023-08-14
Nature:PM2.5会引发细胞炎症,诱发肺癌
该研究证实了空气污染与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揭示了其中的机制,正是这种持续的炎症变成了慢性炎症,促进肺部原本存在的携带致癌突变的正常肺细胞癌变,这对于癌变至关重要。
2023-04-14
《胃肠病学》:PM2.5太毒了!50万中国人队列首次揭示,年均PM2.5每增加10μg/m³,食管癌风险上升16%
研究者发现,PM2.5水平每增加10μg/m³,食管癌风险就升高16%!如果将参与者按照PM2.5暴露水平依次分为四组,那么最高组相较最低组,风险足足升高32%!
2023-04-26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薛涛团队揭示PM2.5或导致胎死腹中
细颗粒物(PM2.5)是一种空气污染,由直径小于2.5微米的化学物质颗粒组成。已知孕妇暴露于高水平的PM2.5会有更高的死产风险,但人们对其全球疾病负担所知不多,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
2022-12-02
研究发现空气污染颗粒物PM2.5可能增加IgA肾病肾衰发生风险
发现,确诊前/后的PM2.5暴露的年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ESRD发生风险增加14%。此外,研究发现在校正时间效应、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城市规模等因素后,这些关联仍旧稳定且明确
2022-10-05
首次明确运动与抑郁风险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每周快走约2.5小时,与抑郁症风险降低25%有关
这项研究首次明确了体力活动与抑郁风险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对于抑郁的预防给出了可量化、可执行的指导建议。
2022-08-24
不止低钠,2.5万人数据分析显示,多补钾也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女性从中受获益更大
这项研究强调,保护心血管、降低CVD风险,不单只有降低钠摄入量这一条路可走,提高钾摄入量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并且暗示补钾除了能够减轻身体中高钠负担
2022-08-04
2.5万人随访5年发现,无VD缺乏骨密度低的普通老年人,每天补充维生素D不能预防骨折
这项大型队列研究聚焦于补充维生素D的获益。再加上以往的大量研究成果,关于“普通人群依靠每日单纯补充维生素D,到底能不能预防骨折?”这一争论,这次总算是给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不能!
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