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山大学科研团队解析珠三角6城市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及潜在人体暴露风险

来源:中山大学 2023-08-14 10:50

该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存在季节差异,冬季浓度高于夏季,而PFAS前体(PFAA precursors)和PFAS替代品(PFAS alternatives)则呈现相反的季节

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曾晓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发表题为“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Levels,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implications”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该研究通过对珠三角6个典型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茂名)大气PM2.5的采样调查,揭示了全氟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在珠三角地区大气环境中的水平、分布及其健康风险。研究结果为大气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标准的制定及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曾晓雯教授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禄生、郭玉婷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全氟化合物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环境持久性、高毒性和生物蓄积性的特性,PFAS潜在的生态和健康危害一直备受全球研究者关注。2022年底我国生态环境部将典型全氟化合物列入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禁止PFOS、PFOA及其盐类在我国除少数重要用途外的加工使用。目前,越来越多研究报道了大气颗粒物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但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全氟化合物污染区域(如氟化物工厂、垃圾填埋场等)或基于大气监测背景点的PM2.5全氟化合物的水平,关于一般大气环境中全氟化合物浓度的研究报道较少。已有关于大气全氟化合物暴露风险的评估大部分局限于PFOS和PFOA的研究,关于全氟化合物前体及其替代品暴露风险评估的报道很有限。

该研究分别于2018年5月-7月和10月-12月,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茂名6个城市,选取了位于国控站点1-2 km以内的93个点位进行了2个季节的PM2.5采样,并检测了PM2.5中32种全氟化合物。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和广州大气PM2.5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最高(图1 A);其中,PFOS和PFOA是PM2.5中主要的PFAS(图1 B),中位数浓度分别为24.18 pg/m3和6.05 pg/m3。

 

图1:中国珠三角地区6个城市大气PM2.5中PFAS的浓度(A)及其组成(B)。

 

该研究显示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的全氟化合物浓度存在季节差异,冬季浓度高于夏季,而PFAS前体(PFAA precursors)和PFAS替代品(PFAS alternatives)则呈现相反的季节趋势(图2)。此外,本研究还计算了PFAS基于呼吸道暴露的每日摄入量(EDI)和风险商(HQ)。结果显示,基于经呼吸道暴露的PFAS造成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图2:珠三角6城市PM2.5中PFCA、PFSA、PFAA前体和PFAS替代品的浓度及其季节差异。

 

此项研究阐明了珠三角地区大气PM2.5全氟化合物的浓度及其潜在的人体暴露健康风险,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全氟化合物的风险管控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