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具有I干扰素抗体患者的抗SARS-CoV-2早期鼻腔I干扰素免疫功能存在一定损伤

在感染SARS-CoV-2期间,鼻黏膜中的I型干扰素(IFN-I)和III型干扰素(IFN-III)的免疫特征很差。本研究分析了COVID-19轻症患者的鼻IFN-I/III特征,即依赖ISGF-3的IFN刺激基因的表达,并显示其与血清IFN-α2水平的相关性,该水平在症状出现时达到峰值,从第10天开始恢复到到基线水平。

2021-08-20

SCI IMMUNOL:中和I干扰素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约4%的70岁以上未感染个体中,占COVID-19死亡人数的约20%

急性感染过程中的个体间临床差异很大,大约90%的受试者的无症状或轻度感染扩展到肺炎和呼吸衰竭,分别在不到10%和2%的病例中需要住院治疗。

2021-09-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新药!美国FDA批准阿斯利康Saphnelo:首个I干扰素受体抗体,10年来首个SLE新药!

Saphnelo标志着对I型干扰素(I型IFN)受体拮抗剂的首次监管批准,也是过去10年来美国FDA唯一批准用于SLE的新疗法。

2021-08-06

PNAS:解析细菌Ⅵ分泌系统调控新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涛团队揭示了细菌如何通过感应T6SS内管蛋白在胞内的积累量,实现对T6SS表达和活性的精准调控。相关研究成果以“Sensing of intracellular Hcp Levels controls T6SS expression in Vibrio cholerae”为题发表于PNAS杂志。上

2021-06-19

植入给药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和注射是目前最为普遍和流行的给药途径,但对某些药物而言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需要反复多次用药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其他途径的给药系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植入型给药系统是一类经手术植入或经特殊装置导入皮下或靶部位的控制释药系统,可以实现局部或全身给药,降低剂量并减小副作用,还能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提高生物利用度,另外其载药

2021-06-13

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氮平/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障碍!

Lybalvi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1-06-03

群体感应抑制剂:有助于绿脓杆菌基于CRISPR免疫系统的噬菌体抗性进化

2021年5月14日讯/抗菌素耐药性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绿脓杆菌是术后发生噬菌体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实验室研究发现,绿脓杆菌通过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基因,对噬菌体和其他寄生DNA产生免疫记忆,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快速进化并产生噬菌体抗性,从而限制了噬菌体疗法的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

2021-05-24

Science:揭示护卫CRISPR-Cas的全新毒素-抗毒素RNA系统

2020年,基于CRISPR-Cas9系统建立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该生物技术起源于科学家对微生物中一种特殊的免疫系统(即CRISPR-Cas系统)的研究。CRISPR-Cas系统是在原核微生物(古菌和细菌)中广泛存在的抗病毒(噬菌体)免疫系统。宿主菌通过将入侵病毒的特定DNA序列插入其CRISPR结构中,可形成对该病毒的永久性“

2021-05-05

我国科学家揭示CRISPR-Cas系统对宿主细胞成瘾机制

2021年4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CRISPR-Cas系统有效地保护细菌和古细菌免受病毒和其他类型的外来DNA的侵害,但是,作为防御系统的特征,它们也给宿主带来不可忽视的适应成本,例如,自身免疫的风险和对外源有益基因的排斥。据推测,这些代价导致CRISPR-Cas在细菌中的频繁丢失,这反映在这种系统的斑片状分布上,甚至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菌株之

2021-04-30

Cancer Cell: 肌成纤维细胞I胶原蛋白缺陷促进胰腺癌的恶化

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基质间质增生过程涉及I型胶原蛋白(Col1)的大量积累。但是,目前我们对Col1在PDAC恶化进程中的精确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在最近发表在《Cancer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Raghu Kalluri团队揭示了Col1在αSMA+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

202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