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aematologica:揭示一种突变DNA与人类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机体血细胞的分子和遗传特性,旨在理解引发该病的生物学机制。

2021-09-29

Nature子刊:利用游离DNA片段组检测和鉴定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症。5年存活率低于20%主要是由于诊断晚期,治疗效果不如早期,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2021-09-15

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或许就像指纹或DNA一样独特!

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绘制了健康人群和病人机体的抗体图谱后发现了机体的免疫多样性,这一发现或能帮助解释为何新冠疫苗对于某些人群而言似乎不太有效。

2021-09-26

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在京纳入医保

  近日,北京医保局发布《北京医保局北京健康委北京人社局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IPT)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北京市甲类医保支付目录,自2021年10月23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在“三孩”开放的政策下,我国正加速推进现代科技助力优生优育之路,促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的贯彻执行,提

2021-09-07

Science重磅:张锋领衔开发全新mRNA递送平台SEND,开辟分子疗法递送新方法

  2020 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国药企均大力投入疫苗研发,希望及时研发出有效疫苗以阻止疫情扩散,这也让原本还远离大众视线的 RNA 疗法,广为人知。相比于传统疫苗,RNA 疫苗仿佛是专门为新冠疫情准备的。美国疫苗生产企业 Moderna 在得到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后,仅用了 4 天,就获得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编码片段,并合成相应 RN

2021-08-20

Cell Rep:揭示DNA碱基切除修复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DNA碱基切除修复(BER,base excision repair)通路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新角色。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BER失衡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的有害影响效应背后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1-09-20

Cell: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因递送载体---MyoAAV,有潜力使基因疗法更安全和更有效地肌肉疾病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新的腺相关病毒(AAV)家族:MyoAAV,它们改善了对肌肉组织的靶向性,这对肌肉疾病患者可能更安全、更有效。

2021-09-12

最新研究发现NgAgo具有DNA编辑能力

 原核 Argonautes (pAgos) 已被提议作为更灵活的基因编辑工具,因为与流行的 CRISPR/Cas 系统不同,它们不需要与其功能目标相邻的序列基序。来自嗜盐古菌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一种有前途的 pAgo (NgAgo)  候选物一直是关于其在真核系统中潜力的争论的主题。普渡大学Kevin

2021-09-07

全球首款新冠DNA 疫苗获批上市

  据《Nature》杂志报道,印度于近日紧急授权批准了全球首款新冠DNA 疫苗“ZyCoV-D”,该疫苗由印度制药公司Zydus Cadila研发,无需针头注射即可穿透皮肤,可以免除打针引起的疼痛。据悉,印度药品监管机构已经批准该疫苗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并将于本月开始使用,计划到明年年初将能生产5000万剂。DNA 疫苗被称为继灭

2021-09-11

Mol Cancer: 染色体外小环状DNA(EccDNA)在进化和癌症中的主要功能

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是一种起源于染色体但可能独立于染色体的环状DNA。由于技术的进步,eccDNA最近已经成为具有多种特性的多功能分子。

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