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B:黄韵/周育斌团队揭示TET2选择性调控DNA去甲基化与基因转录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的结果提示破坏TET2凝聚体的形成可以成为血液癌症治疗的新靶点,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发现基于杂交的新型喹唑啉-2-吲哚啉酮衍生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这项工作为PI3Ka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新型qhid作为未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疗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揭示DNA腺嘌呤去甲基化酶参与PRC2介导的基因表达抑制的新机制
DNA 腺嘌呤第六位氮原子上的甲基化(6mA)修饰最早发现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保护基因组免受外源DNA入侵。近年来,多种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上的6mA 修饰也被发现,且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丰度
Aging:2个月年轻4.6岁!饮食、运动改变DNA甲基化,逆转衰老
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饮食、生活方式影响DNA甲基化,可能对两性的生理年龄产生有利影响。表明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可能能够减缓生物衰老,并有可能延长寿命。
破解50年谜团Nature:揭示mRNA Cap2甲基化对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mRNA含有对细胞的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的化学标记。这一发现解开了50年来有关这些化学修饰的目的之谜,并表明错误的mRNA修饰可能是一些自身免疫和炎症疾病的基础。
Sci:去甲基化HER2抑制其蛋白质降解促进乳腺癌进展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5个亚型:基底样、腔A、腔B、未分类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Nature Communications:开发了基于转录调控因子的2-羟基戊二酸生物传感器
2-羟基戊二酸(2-Hydroxyglutarate,2-HG)是2-酮基戊二酸(2-Ketoglutarate,2-KG)的结构类似物,存在两种手性异构体L-2-HG和D-2-HG。2-HG可抑制多种2-KG依赖性双加氧酶、转氨酶的活性,通过抑制抑癌基因活性、改变细胞表观遗传水平等方式,引起恶性神经胶质瘤、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肝内胆
丁酸盐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ffa2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改善糖尿病肾病骨骼肌萎缩
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导致肌肉蛋白的显著损失,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有证据表明,短链脂肪酸(SCFAs)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M6A RNA甲基化介导的RMRP稳定性通过调控TGFBR1/SMAD2/SMAD3通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进展
在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死亡率最高。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