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团队最新研究
《柳叶刀·精神病学》( The Lancet Psychiatry )近期发表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领衔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本研究是2012年至2015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一部分,旨在提供抑郁障碍的社会经济相关因素和抑郁障碍的卫生服务利用现况。抑郁障碍在中国的分布特征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失业者高于就业者,分居、丧
Clin Cancer Res:揭开调节人类神经胶质瘤生长的新型表观遗传学机制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参与神经胶质瘤细胞多种癌基因调节的表观遗传学机制,这些机制会促进神经胶质瘤的整体生长以及对疗法耐受性。
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发展的综述文章发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Science特刊《人类基因组发布20周年》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过去十余年来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获取的小的古DNA片段
研究揭示肺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肺肌成纤维细胞(Alveolar Myofibroblast,AMYF)增殖和分化异常通常与肺发育缺陷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肺脏疾病有关,然而,调节肺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时来研究组揭示出新的调控肺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表观遗传机制。
茄子植株刺性状的遗传和QTL定位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蔬菜研究所在国际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ckles in Eggplant forbid Genome 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生物样品体显微学技术研究获进展
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丹麦奥胡斯大学、中科院中丹学院共同完成的技术创新成果Cellular 3D-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in human cerebral cortex using automatic serial sections。该
Cell: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研究揭示骨关节炎的52个新的遗传风险因素
在一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骨关节炎研究中,研究人员对82.5万多人(其中177517人患有骨关节炎)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荟萃分析,在11种骨关节炎表型中发现了100个独立的相关风险变异,其中52个风险变异是以前未知的。
大戟属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大戟属(Euphorbia)隶属于大戟科,为植物界最大的属之一,包含约2000种,生境类型多样。大戟属的形态特征高度趋同(非同源相似),是系统分类研究最困难的类群之一。1753年植物学家林奈建立该属以来,大戟属的“拆分”或“合并”处于争论中。近些年,分子系统学研究支持“合并”,即广义的大戟属,包含四个亚属:乳浆大戟亚属(subg. Esula)、
小麦穗型形成的遗传基础解析研究取得进展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世界人口提供了约20%的能量摄入和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培育高产小麦品种、不断提高小麦产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穗长和穗密度作为重要的穗相关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鉴定、验证和克隆穗长和穗密度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或基因对解析它们的遗传机制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小分子治疗功能代谢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著名药理学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在线发表上海交大吕海涛课题组与西安交大景王慧及王嗣岑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Dihydromyricetin improves DSS-induced colitis in mice via modulation of fecal bacteria-related bile acid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