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遗传》揭示哺乳动物卵子表观基因组建立机制和功能研究

2019年4月2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研究组、上海交通大学李力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伟研究组通过紧密合作,在《自然-遗传》期刊以长文形式报道了题为《SETD2调控母源表观基因组、基因组印记以及早期胚胎发育》(SETD2 regulates the maternal epigenome, genomic imprinting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

2019-05-12

AJHG:新研究揭示智力障碍的遗传机制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缺陷,会导致智力残疾的发生。 这一发现将改善筛查计划,并有助于结束全球家庭的相关症状。“X连锁综合症智能障碍”(XLID)影响全球约3%的人群,其潜在的基因突变由未受影响的雌性通过其X染色体携带和传递(人类女性拥有两个X染色体拷贝,而男性只有一个)。(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这些“携带者”母

2019-05-05

Mol Cell:新研究揭示关键蛋白的生物机制

2019年5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科学家对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基因转录产生了重要发现。2013年,Gladstone的高级研究员Melanie Ott博士发现,在哺乳动物等复杂生物体的基因转录过程中,聚合酶的调控尾部也会发生另一种称为乙酰化的修饰。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乙酰化是做什么的。“有很多证据表明磷酸化在许多不同物种的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9-05-07

新型“Kick & Kill”表观遗传学疗法nanatinostat治疗EB病毒淋巴瘤,信立泰引入中国开发

2019年04月23日/生物谷BIOON/--Viract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药物开发公司,致力于开发源于其专有的“Kick & Kill”治疗方法平台的新型表观遗传学疗法,使病毒相关癌症及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受益。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先导表观遗传学药物nanatinostat孤儿药资格(ODD),联合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

2019-04-23

科学家在遗传性疾病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人类遗传性疾病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绩,分享给大家!【1】Cell Res:意外发现!维生素B12或许可以治疗遗传性帕金森!doi:10.1038/s41422-019-0153-8巴斯克科学基金会的研究员、Biofisika研究所(CSIC-UPV/EHU)主任Iban Ubarretxena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可能被开发用于对抗帕金森疾

2019-04-26

研究揭示与工业酵母高温发酵性能相关的遗传变异

 酿酒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物,不仅被广泛用于传统食品发酵工业,也是合成生物学和现代发酵工业最常用的底盘细胞之一,用于生物燃料、大宗化学品、天然化合物、医药原料等多元化产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经济效益。酿酒酵母细胞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的变化将导致细胞生长和繁殖速度的改变以及细胞酶活性的变化,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高温发酵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缩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效

2019-04-16

礼来IL-17A抑制剂Taltz治疗放射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III期研究获得成功

2019年0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评估抗炎药Taltz(ixekizumab)治疗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的III期临床研究COAST-X达到了主要终点和全部次要终点。这些结果为Taltz治疗nr-axSpA患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提供了临床证据。COAST-X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52周研究,评估

2019-04-24

西雅图遗传学抗体药物偶联物tisotumab vedotin进入关键性II期临床开发

2019年04月02日讯 /生物谷BIOON/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近日宣布,评估靶向抗癌药tisotumab vedotin治疗宫颈癌的关键性II期innovaTV 204研究(GCT1015-04)已完成患者入组。来自该研究的数据,将用于支持美国FDA的加速批准。该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单臂、全球性、多中心研究,在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中开展,这些患者在

2019-04-02

Nat Commun:新研究发现缺乏睡眠的遗传机制

2019年4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找到了睡眠质量与遗传背景之间的联系。该研究调查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85,670名参与者和来自其他三项研究的5,819名个人的数据,这些研究使用加速度计 - 腕戴设备(类似于Fitbit),持续记录活动水平。他们连续七天佩戴加速度计,提供比之前研究更详细的睡眠数据,这些数据依赖于

2019-04-07

病毒纳米生物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在病毒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借助蛋白质的表观临界组装浓度控制病毒纳米颗粒(virus-based nanoparticles,VNP)组装,从而在其内部相容性包装外源物质的策略。相关工作3月2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Nano Letters(《纳米快报》)。在自组装蛋白纳米笼(如VNP、铁蛋白、细菌微区等

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