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基于月季基因组和遗传学分析提出“皮刺储水”功能新假说

  皮刺是指植物表皮或皮层形成的尖锐突起,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的防卫适应组织,保护植物免受动物、病原体或机械伤害。许多蔷薇科、豆科和芸香科等植物的茎杆、叶子和果实上都有皮刺,但幼嫩或发育早期的皮刺功能尚未得到揭示。月季花(China Rose)为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植物,一般指月季(Rosa chinensis)。月季

2021-06-03

精神分裂症遗传调控研究获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高度遗传性的精神疾病。目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研究(GWAS)已报道了200多个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的风险基因座,而这些基因座内的风险变异如何影响疾病发生知之甚少。为了鉴别风险基因座内的功能变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罗雄剑团队前期利用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方法,鉴别到13

2021-06-05

Cell子刊:研究报道基于荧光探针Aequorin的正向遗传筛选系统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赵杨研究组和河南大学教授朱晓红合作在Cell子刊STAR Protocols发表了题为Screening for Arabidopsis mutants with altered Ca2+ signal response using aequorin-based Ca2+ reporter system的研究论文,详细

2021-06-07

研究发现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的遗传变异

  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应用基因组学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负责包裹和浓缩遗传物质的基因变异如何成为某些神经发育障碍的新原因。许多被归类为智力障碍的神经发育障碍与某些基因变异有关。尽管如此,大多数患者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一些神经发育障碍与负责染色质重塑或染

2021-06-02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莲两生态型间表型适应性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特色水生经济植物莲其自然分布区包括两种分别适应高低纬度气候环境的生态型:温带型(亚洲高纬度温带及寒带)和热带型(亚洲及澳大利亚北部低纬度热带)。莲的地下茎俗称藕或藕带,是区分温带型(地下茎膨大成藕,具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和热带型莲(地下茎鞭状不膨大,常年无明显停顿生长)的重要器官,其表型分化体现了莲表型对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进化。DNA甲基化修饰是一

2021-05-09

信达生物达伯舒®+达攸同®一线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柳叶刀·肿瘤》!

“双达组合”疗效击败索拉非尼: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2021-06-22

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研究取得进展

  谈到几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我们会联想到动画电影系列“冰河时代”中古代人类形象和当时与其共存的猛犸象、剑齿虎等已灭绝动物的卡通形象。我们也会不禁追问,当时的东亚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区别吗?研究表明,冰河时期(尤其是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变化对欧洲人群的迁徙和种群大小变化具有影响,考古证据表明其对亚洲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历史也有

2021-06-01

研究揭示仰韶文化古代人群母系遗传结构

  《遗传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研究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顾万发、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原海兵完成的关于距今约5500-5000年的中国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成果。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重要的

2021-05-28

研究绘制人类心脏多组图谱

心脏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功能器官,由四个腔室组成。生命从早期胚胎形成到成体的每一刻都需要心脏不间断地发挥作用。近年来,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心脏发育及心脏疾病相关的研究迫在眉睫,而各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心脏有关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以往的研究大多报道单组学的心脏图谱,对哺乳动物心脏多组学之间的互作及调控仍然知之甚

2021-05-22

计算神经行为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脑图谱中心研究员王立平、副研究员蔚鹏飞团队,在计算神经行为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Hierarchical 3D-motion Learning Framework for Animal Spontaneous Behavior Mapping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