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血管水肿(HAE)新药!武田Takhzyro(拉那芦人单抗)2-12岁儿科3期临床研究成功!
Takhzyro是第一个治疗HAE的单抗药物,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的活性。
唇形科青兰属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中获进展
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神香草属和扁柄草属均应并入青兰属。结合小坚果、花萼等形态特征,该研究重新界定了青兰属的范围,并提出将其划分为九个组的属下新分类系统。
我国科学家展示梨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梨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温带果树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培育满足市场需求的梨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但是,梨为多年生果树,传统的杂交育种周期长、效率低,难以在短期内选育出符合需求的优良新品种。因此,发展和建立梨的高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十分有必要。近日,发表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Frontiers in Genetics:研究揭示浆蜂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动力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生物学与饲养团队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揭示了浆蜂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动力,相关成果发表在《遗传学前沿(Frontiers in Genetics)
Gastroenterolog:科学家揭示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发生的遗传学基础
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称之为嗜酸粒细胞性结肠炎的疾病与其它类似的嗜酸性胃肠道疾病和炎性肠病或许不同,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改善疾病诊断和开发新型疗法的策略。
作物秸秆氮影响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秸秆添加条件下,黑土微生物氮矿化与碳降解功能协同作用,促进颗粒有机碳库的碳积累,并维持有机碳的稳定性。氮矿化基因与颗粒态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中碳氮累积量以及有机碳中植物来源脂肪族碳关系紧密。
声遗传学首次成功调控哺乳动物大脑,“无线”操纵人体细胞走进现实
近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Salk研究所Sreekanth Chalasani科研团队的成果,研究者们找到了能够在哺乳动物中起效的声敏通道蛋白TRPA1,7mHz超声波能够有效激活神经元,调控小鼠肢体活动。这无疑是声遗传学登上科学舞台的重要开场。几年前Edward Boyden终于将光遗传学的精确度提升至单个神经元,我当时激情澎湃地
Sci Rep: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表观遗传学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婴儿的早产风险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早产婴儿父母的脸颊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征,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测试手段来确定女性的孕期是否会过早结束,诸如这种检测手段或许也能帮助预防早产发生,以及通过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从而改善婴儿的机体健康。
西湖大学郭天南:COVID-19的多组学研究,照亮被忽视的角落
COVID-19 仍在全球肆虐,且似乎不会从地球消失。近日,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在 Cell Reports Medicine 发表了题为:的评述,在这篇评述中,郭天南等人讨论了多组学技术在揭示 COVID-19 发病、进展和传播背后的分子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并讨论了标准化的缺失如何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截至 2022 年 2 月 12 日,200 多个国家
Nature:揭示奥密克戎的遗传学特性和早期传播模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大型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SARS-CoV-2的Omicron(奥密克戎)变体与以前的SARS-CoV-2变体分歧开来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在这种适应性进化中,有益的突变通过自然选择而不是通过以前变体之间的重组传递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