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社交学习看来对迁徙的鸣鹤是至关重要的

鸟的迁徙路线——常常有几千英里的长度——究竟有多少受到遗传的控制及有多少是从经验中学到的?这是一个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设法弄清的谜团。在北美鸣鹤于上个世纪近乎灭绝之后所启动的一个强力的恢复其种群的保护措施现在正给人们提供有价值的见解。Thomas Mueller及其同事分析了为期8年的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Necedah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个具体的鸣鹤种群的数据,这些鸣鹤完全是在圈养中繁殖的。

2013-08-30

:始祖鸟及其近亲排列羽毛方式与现代鸟类不同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的徐星研究员近年来成果斐然,单论在Nature这一顶级杂志上发表重要生物进化方面的成果,他就发表过15篇(包括2012年最新成果),今年九月,Nature杂志还在人物特写栏目中以“China's dinosaur hunter: The ground breaker”为题,特别介绍了这位学者。

2012-12-26

Acta Geol Sinica:辽西发现新种鸟类化石“林氏星海鸟”

近日,地科院地质所王旭日博士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发现了一种新的鸟类化石,命名为“林氏星海鸟”。

2014-03-12

鸟类免遭灭绝或缘于“瘦身”

巨大的恐龙走向灭亡,而最终变为鸟类的小家伙却幸存下来。

2014-06-13

Science:澳洲土著人是迁徙史上首个探索者

2011年9月23日,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主导,全球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澳大利亚土著人基因组研究成果(An Aboriginal Australian Genome Reveals Separate Human Dispersals into Asia)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

2012-11-18

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兴凯湖实现野生鸟疫病独立采样

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兴凯湖实现野生鸟疫病独立采样

2013-11-17

Curr Biol:徐星等有关鸟类手指同源研究获进展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在内的研究者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

2013-06-20

PNAS:人类很可能引发了史前鸟类灭绝

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指出,人类在偏远太平洋岛屿的殖民可能造成了将近1000种被称为非雀形目陆地鸟的大型、不能飞行的鸟类的全球性灭绝。自从公元前10000年以来,物种就在以空前的速率消失,而这个时期被称为全新世。

2013-03-29

H7N9病毒传播路径被揭示:迁徙候鸟—鸭群—家禽

禽流感为什么能够传染给人类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解开的谜。5月1日和5月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科学》分别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科技人员关于H7N9病毒溯源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跨种间传播机制研究的两项重要成果。 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2013-05-06

:新研究称鸟类“印记行为”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刚出生的雏鸟会将首次看到的移动物体视为“父母”,这就是鸟类的“印记行为”。日本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鸟类脑内的甲状腺激素对这一现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印记行为”是通过直接印象进行的学习行为,只限于鸟类出生后很短时间内,错过了这段时间,这种学习能力就会丧失。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