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细胞分裂素信号介导的水稻穗型调控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了水稻细胞分裂素受体调控水稻穗型的分子机制,提出了细胞分裂素受体介导的正反馈调控模型,为水稻穗型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靶向薄荷素是治疗易感急性白血病亚型的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两项研究集中于薄荷素抑制剂Revumenib(SNDX-5613)在KMT2A(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2A)重排或NPM1(核磷脂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
Curr Biol:科学家成功利用新技术解锁了人类的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来自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揭示了人类大脑去甲肾上腺素(NA)系统的奥秘,该系统一直是科学家们开发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新型疗法的靶点。
Cell:结核分枝杆菌形成索状结构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物理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也称为结核杆菌,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近80年前,人们首次注意到它能形成蛇一样的索状结构。
科学家发现有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肠菌,或可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
科学家们对306名成年人进行了多组学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个体的粪便中存在更多果糖等单糖,他们比胰岛素敏感个体缺少的肠菌表现出了独特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模式,正是更偏爱这些单糖。
《神经元》:哈佛学者发现运动产生的鸢尾素促进Aβ清除的机制
研究发现鸢尾素可以通过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脑啡肽酶活性和水平来减少Aβ沉积。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注射入小鼠血液中的鸢尾素可以进入大脑,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细胞·代谢》:上海交大科学家发现,果糖促进脂肪产生瘦素,增强CD8阳性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多项研究显示,高果糖摄入可促进肝脏和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1-4],但同时,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美国退休人员协会(NIH-AARP)饮食和健康研究的结果却显示,果糖对肺癌存在保护作用[5,6]。
《自然·生物技术》:肠癌靶向型抗生素治疗诞生!科学家研发新型抑癌抗生素,靶向杀伤促结直肠癌细菌,“交叉免疫”激活T细胞
要知道,肠癌免疫治疗此前收效不佳,正是因为肠癌大多为微卫星稳定型(MSS)肿瘤,缺少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新抗原,所以北卡团队此次的研究还真是急临床之所急。
中山大学最新研究,补充维生素B3,或降低脂肪肝风险
总而言之,结果表明,较高的膳食烟酸摄入与较低的NAFLD发生率相关联,每天烟酸摄入量大于22.2 mg,显著降低患NAFLD的风险,烟酸摄入最高的人患NAFLD的风险降低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