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科学家首次揭示睡眠促进慢性疼痛形成与维持的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NREM睡眠期间PB→aNB→S1通路的过度激活对慢性疼痛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意义,证明了在NREM睡眠期间进行神经元抑制在缓解持续性疼痛方面效果最佳,为开发新的慢性疼痛治疗方法提供了思路。
NPJ:同济大学医学院李思光/靳令经团队,破解运动缓解帕金森病之谜!
李思光教授和靳令经教授团队证实了鸢尾素可减轻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元损伤,并揭示了背后的分子机制,表明鸢尾素是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药物。
英国药理学:丙氨酰内酯作为天然NLRP3抑制剂缓解小鼠NLRP3驱动的炎性疾病
炎症小体是根据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或死亡相关分子模式激活的多蛋白复合物,触发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
Nature:补充丝氨酸有望缓解糖尿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了导致糖尿病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另一个因素:氨基酸代谢的改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Nature Immunology: 真皮巨噬细胞通过SNX25-Nrf2途径调控疼痛敏感性
皮肤经常受到机械创伤的压力。撞击皮肤的感觉刺激由外周感觉神经元编码,可分为低阈值机械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检测无害的触觉刺激,伤害性感受器只对有害刺激做出反应。
JCI:揭示脑膜树突细胞驱动神经性疼痛新机制
经过十年的研究,一组巴西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成功地描述了一种与神经痛产生有关的机制,为他们寻找能够作用于有关代谢途径的药物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并指出了一个开发针对性疗法的途径。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阻断内源性逆转录病毒重新激活和传播可缓解有机体衰老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病毒和人类之间的共同选择起着重要作用。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 ERV)属于长末端重复序列逆转录转座子,是古代逆转录病毒感染的遗迹,在进化过程中
Sci: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作为骨性关节炎及相关疼痛的治疗策略
骨关节炎(OA)疼痛是患者寻求医疗服务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骨性关节炎疼痛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还没有可以逆转或阻止骨性关节炎进展的骨性关节炎疾病修饰药物(OADMD)。
《科学·转化医学》:绿光入眼,疼痛消散!复旦团队发现绿光可以镇痛并解析出脑环路机制
视觉信号传入到痛觉信息调控的功能环路起始于视网膜的非自感光视锥/视杆神经节细胞,之后投射至vLGN通路,再通过vLGN通路内Penk神经元投射到DRN,由此介导整个绿光镇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