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Res:靶向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并提高胶质瘤放疗疗效

本研究确定了COMT在维持线粒体稳态中的新作用,并提供了临床前证据,表明COMT抑制可能是通过一种新的免疫机制增强胶质瘤RT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2024-08-27

研究表明:人的线粒体DNA仅来自于母亲,主要影响后代身高、寿命和疾病风险,而父亲的饮食会影响后代健康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父母的遗传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基因的传递上,还通过环境和表观遗传机制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健康与发育。

2024-10-17

Cell:一个人仅从母亲继承了3个单位的线粒体DNA?揭开人类线粒体DNA突变的突变率、性质与传递

该突变在2548个母系系谱中发生了15次,但由于其会对携带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突变通常会在几代后消失。

2024-06-10

Nature子刊:压力会改变附睾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提升精子的线粒体呼吸能力和活动力

这项研究首先通过基因层面的分析确定了压力感知对于精子能量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能量代谢研究确定了其中涉及线粒体能量稳态调节的详细机制。最后,通过细胞外囊泡对其信号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

2024-09-26

Cell | Andrew Dillin课题组报道线虫生殖腺调控组织间线粒体应激通讯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被脂质代谢信号所调控的组织间通讯模型。

2024-07-06

Nat Genet:新研究鉴定出寻找已久的线粒体胆碱转运体——SLC25A48

研究人员使用了两个独立的大规模人类代谢组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关联研究的数据集,并通过计算机验证证明,GeneMAP可以识别已知的基因-代谢物关联,并发现新的关联。

2024-07-11

Cell | Andrew Dillin课题组发现胞外基质调控线粒体及免疫激活新机制

经过一系列药物胁迫测试,作者发现TMEM2过表达的细胞对线粒体胁迫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TMEM2敲除的细胞则显示出更强的线粒体胁迫抗性。

2024-07-05

cell子刊:线粒体竟有第14个基因编码蛋白质,其在调节哺乳动物早期发育及生育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而且强调了CYTB-187AA这一新发现蛋白质通过与SLC25A3的相互作用,在调节哺乳动物早期发育及女性生育能力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024-10-25

科学家发现,发烧会导致部分T细胞的增殖和炎症效应功能,也会让部分T细胞线粒体应激和DNA损伤

这项研究强调了高温对T细胞功能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发烧能够让CD4+T细胞更好地发挥保护性免疫反应,但是也会引起细胞应激和DNA损伤。

2024-10-24

《自然》子刊:细胞有丝分裂终于可以看清了

研究者选用的青鳉鱼有诸多优点,它们的基因组较小便于操作,受精卵对温度要求不高可在常温下观察,产卵量也非常可观。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