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子刊:细胞有丝分裂终于可以看清了

来源:代丝雨 2024-05-15 09:23

研究者选用的青鳉鱼有诸多优点,它们的基因组较小便于操作,受精卵对温度要求不高可在常温下观察,产卵量也非常可观。

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组装过程存有疑问,这套新方法得以让人一窥究竟。

图片

论文题图

研究者选用的青鳉鱼有诸多优点,它们的基因组较小便于操作,受精卵对温度要求不高可在常温下观察,产卵量也非常可观。最重要的是青鳉鱼胚胎早期分裂是单细胞片层的,很容易观察。

研究者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染色质凝聚因子RCC1,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微管蛋白。在显微镜下,染色体会发出洋红色荧光,形成纺锤体的微管则表现为绿色荧光。

在24℃-25℃条件下,研究者每3分钟拍摄青鳉鱼受精卵,连续进行了约10小时的活细胞成像,期间有82%的受精卵正常发育,与对照组相当,说明成像操作本身对受精卵影响不大。

图片

10小时延时摄影受精卵分裂

图片

青鳉鱼受精卵的首次分裂只需要约12分钟,到256细胞阶段会进一步缩短为约9分钟,这种速度相比哺乳动物(普遍1小时起步)可以说是飞快了。

不过如此快的速度,细胞分裂还是很稳定很精确,前4次分裂都没有任何染色体分离错误。直到桑椹胚晚期到囊胚早期阶段,胚胎才出现了一些细胞周期延长、多倍体样细胞核等异常分裂问题。

图片

桑椹胚晚期可见一些异常分裂情况

胚胎分裂过程中,细胞大小逐渐变小,纺锤体长度也会随之变小,从约70μm缩水至10μm。

图片

纺锤体长度随细胞大小变化

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在早期胚胎的纺锤体中心部分,存在一个特殊的微管密集区域。使用降低微管稳定性的诺考达唑处理之后,还能观察到纺锤体中心微管网络,说明它比外围的纺锤体更加稳定。

图片

特殊微管密集区域在诺考达唑处理后仍旧存在(左下)

图片

这种特殊结构来自Ran-GPT,该通路对胚胎分裂早期细胞的纺锤体组装至关重要。研究者修改了青鳉鱼中对应基因,发现Ran突变体胚胎非常容易出现染色体异常分离,注射突变mRNA会导致所有胚胎死亡。

不过Ran的关键作用只体现在胚胎早期,晚期重要性大大减弱。研究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晚期细胞大小变小,纺锤体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

图片

Ran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异常

图片

早期胚胎的纺锤体组装过程

看完小电影真的感觉很神奇,纺锤体的形成竟然如此对称,而且总是位于细胞的正中心,简直太神秘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