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徐勇/何彦林合作神经元中雌激素受体α介导的快速兴奋激活机制
该研究发现并证明Clic1 通过直接结合ERα,,而实现E2诱导的快速神经元兴奋的离子机制且该机制普遍存在于多个脑区的ERα神经元。
研究揭示催乳素释放肽受体信号转导机制
研究PrRP-PrRPR的配体识别和激活机制,为合理设计靶向肽-受体系统的选择性药物奠定了基础,为探讨RF-酰胺肽受体亚家族的配体识别和调控机制的保守性和差异性提供了参考。
Nature:严欢团队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
严欢团队首次提出“定制化病毒受体(CVR)”的概念,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开发出一套兼容性、可拓展的人工病毒受体设计策略,成功实现了多种冠状病毒功能性受体的定制化设计。
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胶降解剂
该研究发现了目前第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分子胶水,为三萜类化合物甲基巴多索隆用于乳腺癌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不敏感肿瘤类型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Science:虚拟筛选发现钙敏感受体的正向变构调节分子
这是首次通过实验对比超大分子库(12亿分子)与传统分子库(270万分子)的有效性。实验表明,超大分子库在发现PAMs时,不仅数量更多,而且这些PAMs的活性更强。
Cell:杨海涛/饶子和/孙蕾团队揭示冠状病毒同时挟持细胞糖受体和蛋白受体入侵人体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HCoV-HKU1刺突蛋白在激活前态、糖激活态、功能性锚定态下的多个结构,完整描绘了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同时识别、结合人体细胞上两类受体的一系列动态过程。
《JAMA·神经病学》:超220万人研究发现,与其他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癫痫风险下降25-30%有关!
与其他几种降血压药物相比,ARB与癫痫风险显著下降25-30%有关,并且这可能是由于ARB自身的药理作用,而非与降低了癫痫的一大风险因素——卒中的风险有关。这一结果巩固了此前德国研究团队的发现。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阻断Apelin受体棕榈酰化可减轻神经性癌痛的吗啡耐受性
在神经性癌症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棕榈基转移酶ZDHHC9的表达增加,棕榈化的APLNR促进了其稳定性。
研究发现一种新颖的神经类组织可在脊髓损伤处重建中继脑源性神经信息的神经通路
该研究阐明全横断脊髓损伤后,LINGO-1的高表达阻断了TrkC (NT-3受体) 二聚体的形成,导致神经元死亡。
科研人员揭示黑色素浓缩激素受体家族配体识别及受体激活的机制
该研究提供了MCHR1和MCHR2配体结合、受体激活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利用这些受体的独特特征进行靶向治疗提供了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