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庄小威教授揭示人类染色体的三维结构

2020年11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高中课本中,人类的染色体被描绘成X形状,就像两个热狗卡在一起。但是,这些结构远非准确。Jun-Han Su说,“在90%的情形下,染色体并不是这样存在的。”去年,在Su博士毕业之前,他和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的三名在读博士生---PuZheng、SeonKinrot和BogdanBintu-

2020-11-25

解决生物学50年来的重大挑战,AI能根据氨基酸序列精确预测蛋白结构

 由Google AI开发的人工智能(AI)网络使DeepMind脱颖而出,在解决生物学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方面取得了巨大飞跃-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确定蛋白质的3D形状。DeepMind的名为AlphaFold的程序在两年一次的称为CASP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挑战赛中胜过其他100个团队,CASP是结构预测的关键评估的缩写。在某些情况下,AlphaFold

2020-12-03

cuteSV——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工具

 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包括缺失、插入、倒位、重复和易位等类型的基因组变异,与人类的疾病、进化、基因调控和相关表型等密切相关[1]。近年来,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等平台开发的长读长测序技术为准确检测基因组SV提供了可能。随着识别分辨率的不断提升,相比于短读长测序,长读长测序

2020-11-15

利用纳米孔测序研究人体组织样本等位基因效应对转录组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差异很大,大部分的常见复杂性状相关的基因组通过假定表达和剪接机制来发挥作用,如10%的致病突变都具有已知的剪接效应,RNA测序则能够很好的分析等位基因特异性并解读遗传变异。迄今为止的大多数RNA测序研究都使用短读长RNA测序技术;由于短读长容易出现多重定位的情况,因此很难确定异构体的来源,同时会给定量带来干扰

2020-11-19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遗传病结构变异中的检测和应用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且病种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基因组变异主要分为SNV(单碱基变异)、Indel、结构变异(SVs)三大类。其中结构变异(SVs)通常指基因组上大的序列变化和位置关系变化,包括长度在50bp以上的长片段序列插入或者删除、串联重复、染色体倒位、染色体内部或染色

2020-11-15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复制转录复合体的低温电镜结构

2020年1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SARS-CoV-2 mRNA的转录需要由复制转录复合体(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complex, RTC)促进的一系列反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SARS-CoV-2 RTC向cap结构合成过渡时的结构快照。他们解析出由

2020-11-17

PNAS:多层面揭示大脑结构

大脑的结构支持认知和行为功能,并且在相互影响的多层连接中极为复杂。但是,对于大脑结构的研究工作通常集中在单个空间尺度上。在由巴塞罗那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所(UBICS)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脑的多尺度空间组织,并观察到,在几何网络模型中,不同分辨率的层是相似的,也就是说,随着我们移开,层的几何结构和连通性结构保持不变。

2020-11-05

研究揭示核纤层蛋白对人源细胞中染色质高级结构及染色质运动状态的调控

 细胞核内DNA完全展开长达2米,而一般细胞核的直径仅有10—20微米,因此基因组在细胞核内处于高度折叠的状态,同时不断发生运动变化。染色质的三维结构具有有序性和动态变化性,构成细胞核中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全新调控层次。通过成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者发现染色质高级结构分为染色质环(Loop)、拓扑关联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

2020-11-17

Nucleic Acids Res:冠状病毒RNA结构预测潜在药物靶点

近日,格罗宁根大学,华沙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详细研究了SARS-CoV-2冠状病毒RNA基因组结构。 RNA结构是开发抗病毒药物的潜在目标。结果于11月10日作为“突破性论文”发表在《Nuclear Acid Research》杂志上。

2020-11-12

研究揭示盐胁迫下产胞外多糖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特征及相关多糖结构属性

 盐碱化是干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一些产胞外多糖的功能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胞外聚合物,能够通过螯合Na+、K+和 Ca+2等金属离子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产胞外多糖功能菌在基因水平如何调控?其胞外多糖结构如何变化?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极端环境微生物研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