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报道人源DUOX1复合体的高分辨率结构

    ROS(活性氧)是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并且以氧元素为主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等,它们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1]。在生物体内,有很多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作为副产物产生ROS,比如线粒体呼吸链和P450氧化还原酶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专门产生ROS的酶即NADPH氧化酶(NOX

2021-01-11

研究揭示同源转座子维持普通小麦多倍体亚基因组高级结构稳定性

  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一婧研究组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合作完成的题为Homology-mediated inter-chromosomal interactions in hexaploid wheat lead to specific subgenome ter

2021-01-14

研究解析糖皮质激素与GPR97和Go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团队与山东大学教授孙金鹏团队、浙江大学教授张岩团队等首次解析了糖皮质激素与其膜受体GPR97和Go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解析的黏附类GPCR与配体和G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ures of glucocorticoid-bound adhe

2021-01-08

Science:华人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酶VKOR的催化循环和维生素K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2021年1月3日讯/生物谷BIOON/---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 VKA),如华法林,是口服抗凝剂,常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中风和心脏病发作。而补充维生素K则挽救了无数止血功能不足的新生儿的生命。这些治疗过程的核心是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VKOR)

2021-01-03

Nature:中国科学家揭示特殊NSD蛋白家族与核小体复合体之间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 有望帮助开发多种人类癌症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1年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细胞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家族蛋白(NSD)与多种人类癌症密切相关,然而其背后的分子机制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并分析了NSD2和NSD3与核小体复合体的低温冷冻电镜结构,这或为NSD2和NSD3基于核小体的识别以

2021-01-04

Science:首次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构建出胚胎躯干样结构

2020年1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种特殊凝胶中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地制造出一种称为胚胎躯干样结构(embryonic trunk-like structure, TLS)的结构。这些TLS结构能在五天内从细胞团块中发育出神经、骨骼、软骨和肌肉组织的前体。这可以

2020-12-16

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图谱确定蛋白复合物的整体结构

2020年1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生物学家最令人烦恼的任务之一是弄清楚蛋白---这些承担细胞工作重任的分子---是如何完成它们的工作的。每种蛋白的表面都有各种旋钮、褶皱和裂缝,决定了它能做什么。科学家们可以相当容易地在单个蛋白上可视化观察这些特征。但蛋白并不是单独行动的,科学家们还需要知道蛋白在一起工作时形成的复合物的形状和组成--他们称之为

2020-12-15

Science公布2020十大科学突破:新冠疫苗研发、CRISPR治愈疾病、AI预测蛋白结构等上榜

当地时间12月17日,在《Nature》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发现”后,《Science》杂志也紧随其后,按照惯例评选了本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生命科学领域占得一半席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研发居于榜首。COVID-19疫苗带来希望之光2019年末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当全世界陷入恐慌之时,1月12日中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

2020-12-20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因此,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对

2020-12-11

研究报道NALCN-FAM155A亚通道复合体的高分辨结构

 2020年12月3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所陈雷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报道了哺乳动物NALCN-FAM155A亚通道复合体的高分辨结构。本项研究使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来探究NALCN的工作机制。由于NALCN-FAM155-UNC79-UNC80四元复合体不够稳定,作者在此聚焦于较稳定的NALCN-FAM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