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ITC:南京大学团队整合两种免疫疗法,重构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使得T淋巴细胞耗竭,导致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弱。科学家们将目光放在了溶瘤病毒身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溶瘤病毒疗法能够增加肿瘤特异性效应和记忆T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因此,溶瘤病毒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疗法。虽然早在2015年溶瘤病毒疗法就正

2022-01-16

Nature Immunology: 先天性IRHOM2缺乏导致ADAM17功能障碍和环境导向免疫失调疾病

本研究报告了一种多效性疾病,是由于编码IRHOM2的基因RHBDF2功能缺失导致的,在两个不同器官反复感染的家族中。

2022-01-22

Nature Immunology: 转录因子家族对静息和活化T细胞表观基因组的分级调控

T细胞激活是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一个关键早期事件,受到精细的转录调控

2022-01-22

PNAS: STIM1是哮喘气道平滑肌重构和高反应性的核心触发因子

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严重程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气道重塑是一种结构改变,涉及气道平滑肌细胞从静止状态到增殖和分泌表型的去分化。

2022-01-18

利用蚊子的偏爱,开发出一款环境友好型特异性杀蚊剂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20年全世界共有2.41亿人感染疟疾,这一数字高于2019年的2.19亿,其中估计有超过62万人因此死亡,其中96%发生在非洲,5岁以下儿童约占这些死亡人数的80%。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和使用,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但在广大非洲地区,药物普及率低,而且耐青蒿素疟原虫突变已经出现并流行。因此,除

2022-01-11

Cell:科学家发现肿瘤微环境是胰腺癌细胞状态转换的驱动因素

  目前,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非常少,大多数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往往因为产生耐药性而停止治疗。近日,来自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验证了肿瘤微环境是胰腺癌细胞恶性状态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癌细胞状态影响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期刊,标题为:Microenvironment drives ce

2022-01-14

Nature子刊:瘤内注射明矾结合的细胞因子可引发强效的更安全的全身抗癌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如今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将一种叫做IL-12的刺激性分子直接递送到肿瘤中,从而避免了在整个身体内给送免疫刺激性药物时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

2022-01-17

Blood:发表骨髓微环境组分维持造血干细胞干性新成果

近日,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郑俊克研究员课题组在血液领域国际著名期刊Blood在线发表了题为“Endothelial cell-derived 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 support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activities in bone marrow niches”的研究论文。造血干细胞(hema

2021-12-26

向肿瘤微环境中添加III型胶原蛋白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近日,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突发奇想:将肿瘤细胞永久地停留在休眠期(即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一直“沉睡”下去!该研究近期发表于Nature Cancer,阐释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对肿瘤细胞进入和维持休眠状态的关键作用。首先,研究者们从休眠肿瘤细胞的“根据地”——胶原细胞外基质(ECM) 的三维结构组织着手。为此,他们将休眠型肿瘤细胞

2022-01-03

研究团队发现代谢应激环境下肝癌生存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AMPK activity by TRIM11 facilitates cell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nder metabolic stress于Wiley旗下的期刊C

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