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EM:趋化因子CCL5和CXCL10可使错配修复缺陷型结肠癌对免疫疗法敏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信号分子如何将称为杀伤性T细胞的免疫细胞招募到一种特定类型的结肠癌中,并使患者获得更有利的结果。这一发现可能代表了一种针对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策略。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21-10-08

JECCR: CircHMGCS1-016重塑免疫环境调节肝内胆管癌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可能在几种人类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CircRNA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中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

2021-09-29

Molecular Cancer: m6A调节因子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分子特征、免疫肿瘤学特征和临床相关性

肺癌仍然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癌症。小细胞肺癌(SCLC)是最致命的肺癌,约占肺癌总病例的15%。

2021-10-09

风毛菊属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是进化生物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相比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常常具有低温、低氧、土壤贫瘠和紫外线辐射强等极端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研究植物对高海拔环境适应与进化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地区孕育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包含许多极具特色的高山植物类群,其中风毛菊属是该地区高山植物代表性类群之一。风毛菊属隶属菊科,拥有超

2021-09-21

Commun Biol:新型人源化肿瘤微环境或能改变前列腺癌细胞的骨转移倾向

2021年9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第二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类型,而骨骼是其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肿瘤微环境(TME)会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肿瘤微环境在前列腺癌向骨骼转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研究人员知之甚少。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题为“A humanized or

2021-09-30

鱼类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寒冷、低氧和强紫外线的环境条件给土着生物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鱼类来说,青藏高原的极端环境使得高原土着鱼类主要局限在三个类群:123种高原鳅属鱼类(Triplophysa)、76种裂腹鱼类(Schizothoracine fishes)和43种鰋鮡鱼类(Gl

2021-09-17

Science:发现Krüppel样因子1是斑马鱼心脏损伤修复的关键开关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大死亡因素,占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的30%以上。人类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弱,受损的心肌细胞很难恢复。斑马鱼与人类共享70%的基因,但斑马鱼却有很强的心脏再生能力。近期,来自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作为一种调控开关,在心脏损伤后Krüppel样因子1(Krüppel-like factor 1,Klf1)启动心肌细胞增殖,进

2021-09-25

IMMUNITY:揭秘炎症基因表达的环境依赖控制相关机制——PGE2-MEF2A轴

近期Francesco Cilenti教授及其团队研究了细胞在复杂环境下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原则,并揭示了与感性疾病或癌症相关的IFN I诱导的转录回路。

2021-09-22

ZNF507在恶性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关键调控因子

前列腺癌(Pc)进展为高度侵袭性耐去势转移前列腺癌(Mcrpc)或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pc)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1-09-28

Commun Biol:通过刺激特殊的音猬因子蛋白通路或有望帮助治疗帕金森疾病患者

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能通过名为音猬因子(Shh,sonic hedgehog)增加信号的特殊药物或能抑制LID,而诸如此类疗法还有望帮助治疗大部分的帕金森疾病患者。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