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性别二多巴胺回路决定小鼠在不同条件下的社会性别偏好

这项研究捕捉到了性别二态多巴胺回路在平衡先天社会需求和外部生存挑战方面的作用,为控制社会决策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1-31

G蛋白偶联受体动态激活机制研究获进展

该研究揭示了受体构象变化的时序/动态过程,突破了传统“两态模型(非激活/激活)”的理论框架,发现了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活存在多步骤动态路径的重要特征。

2025-03-29

Int Immunopharmacol:芳烃受体激活促肥大细胞自噬,开启面部痘痘治疗新路径

研究表明,在模拟玫瑰痤疮的实验中,LL-37使肥大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和脱颗粒标记物表达上升,AhR激动剂tapinarof可降低其表达,且能增强自噬,自噬调节剂也证实了自噬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2025-01-24

Sci Adv:徐勇/何彦林合作神经元中雌激素受体α介导的快速兴奋激活机制

该研究发现并证明Clic1 通过直接结合ERα,,而实现E2诱导的快速神经元兴奋的离子机制且该机制普遍存在于多个脑区的ERα神经元。

2024-10-11

Nat Commun: 龚为民/孙金鹏团队合作揭示整个组胺受体家族的配体识别及激活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为理解所有四种组胺受体的配体识别和 G 蛋白偶联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这可能有助于合理设计针对这些受体的配体。

2024-10-07

Nature系列综述:受体酪氨酸激酶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的机制

基因内部分复制是一种染色体重排,赋予癌细胞获得新的蛋白质异构体的能力。激酶结构域复制(KDDs)是基因内部分复制的一种,为肿瘤细胞RTK的激活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如EGFR-KDD和BRAF-KDD。

2024-08-10

研究发现水平转移的真核生物基因在原核受体中的功能激活机制

结果表明,具有内含子的不同来源的真核生物基因水平转移至细菌受体后,确实可以在几天内被快速激活功能。这一机制可以概括为内含子终止密码子移除以及内含子介导的翻译重新启动和蛋白互作。

2024-08-06

哈佛研究揭示:早期逆境如何通过睡眠和多巴胺受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本研究揭示了早期生活逆境对认知能力的性别特异性影响,并强调了睡眠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早期逆境引发的认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2024-10-15

研究揭示琥珀酸受体配体识别和激活的结构基础

该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SUCR1被琥珀酸、马来酸和compound 31激活,并偶联下游G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分别为2.75埃、2.69埃和2.48埃。

2024-06-12

Cell Res | 张岩课题组揭示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栓配体结合和激活机制及G蛋白选择性的结构基础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了栓配体激活的人源PAR1受体与下游Gq蛋白及Gi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电镜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0埃和3.2埃。

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