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2022-04-09

Cell: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发现新型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的清除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葛亮课题组在《细胞》(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聚集体自噬受体CCT2介导固态聚集体清除”。

2022-04-04

Molecular Cell :清华大学刘俊杰团队开发小型、高效CRISPR基因编辑工具

  CRISPR-Cas系统已经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各类细胞和组织的遗传或表观遗传编辑,相关技术亦被逐步用于农业育种、人类疾病治疗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是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仅有Cas9和Cas12a这两类酶能被用作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其中,常用的SpyCas9和AsCas12a蛋白分子量大,超过1300个氨基酸

2022-03-02

清华大学董忠军团队发现类似CD47的新型“别吃我”信号

 免疫系统既要行使免疫防御功能,但又要保持自身耐受,即不攻击自身。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为何不“吃掉”自体健康细胞是重要免疫学问题。目前认为决定巨噬细胞能否发挥吞噬功能主要依赖其表面的活化型“食我”受体和抑制型“别食我”受体。目前公认的巨噬细胞表面“别吃我”(Don't eat me)受体是SIRPa,它识别广泛表达的CD47,触发含有SH2结构域

2022-01-24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马少华、黄来强团队在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马少华副教授、黄来强教授团队在类器官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成功建立了类器官均一化、自动化、高通量培养平台,制备的人源和鼠源的正常组织和肿瘤类器官,形态结构均一,忠实地保留了源组织/肿瘤从基因分子细胞到组织生理病理的特性、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功能。其中肿瘤类器官高度保持了源肿瘤的异质性和患

2021-01-29

Cell: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联手揭示新冠病毒的分子结构

2020年9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疫苗是控制大流行迫切需要的必要对策。目前还没有针对SARS-CoV-2的人类疫苗,但大约有120种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SARS-CoV-2与另外两种密切相关的高致病性病毒SARS-CoV和 MERS-CoV同属冠状病

2020-09-23

阜外、清华合作成果发表,牛津专家点赞诊断潜力

自拍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不远的将来,自拍照也许还可以用作疾病筛查工具。根据阜外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哲教授与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季向阳教授牵头、新近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仅需对4张自拍照进行分析就能够预测个体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AD,慢性冠心病)。在同期刊发的题为“欢迎来到医学诊断新时代”

2020-08-26

清华大学朱永法等团队开发新方法:10分钟内消除肿瘤,50天内小鼠存活率从0上升到100%

根据最新统计,癌症仍然是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目前,大多数临床癌症疗法仍然难以完全治愈癌症并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这导致转移,扩散和耐药性突变。快速,完整,针对性和安全的肿瘤治疗仍然是癌症治疗中的关键问题。2020年7月2日,清华大学朱永法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Shanyue Guan共同通讯在National Science

2020-07-07

清华李梢组与协和医院合作发现胰腺癌术后精准化疗标志物

胰腺癌起病隐匿、恶性程度极高,俗称“癌中之王”。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统计,胰腺癌在我国所有肿瘤中五年生存率最低,仅为7.2%。术后化疗的疗效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发现胰腺癌术后精准化疗标志物,精准筛选化疗受益患者人群,是有可能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重要方向。然而,由于胰腺癌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指导胰腺癌术后化疗精准用药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适合

20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