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拉曼光谱可准确预测胚胎成囊率
来自中信湘雅医院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拉曼光谱和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能够检测 D3 胚胎培养基,并预测 D3 卵裂期胚胎到囊胚期的发育潜力。总体准确率达到 73.53%,整体精度接近到 74%,敏感性为 77.78%,特异性为 72%;预测交付的总体准确性为 80.5%,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80%。相关研究成果以“Non-invas
Sox6的表达区分了黑质背侧和腹侧偏倚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特性和胚胎起源
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SNc)腹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明显退化,背侧层多巴胺(DA)神经元相对完好。定义每个SNc层的分子、功能和发育特征对于理解它们不同的易感性至关重要。
PLoS Med:新方法或能帮助识别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风险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两种在血液中能运输胆固醇颗粒的蛋白质或能提供早期且可靠的风险信息,如今研究人员主张引入检测心脏疾病风险的新准则,同时他们还认为,这些研究结果或能为早期治疗并帮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供新的帮助。
胚胎红细胞生成和衰老与铁死亡有关
铁死亡是一种调控的细胞坏死形式,是铁(II)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的结果。虽然铁死亡与癌细胞死亡、神经退行性变和再灌注损伤有关,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方法,迄今为止铁死亡的生理作用尚未阐明。
MK2通过b-TrCP泛素连接酶促进Tfcp2l1降解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
Tfcp2l1可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自我更新。然而,Tfcp2l1蛋白稳定性是如何调控的尚不清楚。
Nat Cancer:科学家发现一种参与早期黑色素瘤转移的新机制
2021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会影响肿瘤微环境并促进癌细胞的远端转移;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Melanoma-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duce lymph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throu
Clinical Chemistry:利用DNA甲基化检测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汤富酬教授/文路副研究员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付卫教授团队合作,利用团队之前开发的甲基化CpG短串联扩增与测序技术(MCTA-Seq),通过对患者血浆游离DNA中异常高甲基化CpG岛进行基因组规模的高灵敏度测序分析,实现胃癌早期无创诊断及胃癌、
美国FDA授予PARP抑制剂Lynparza(利普卓)优先审查:辅助治疗BRCAm高危HER2-早期乳腺癌!
Lynparza是首个在辅助治疗方面显示出临床益处的BRCA突变靶向药物。
胎盘滋养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croRNA-1290通过靶向LHX6促进子宫内膜与胚胎之间的相互作用
母体子宫和胚胎之间的信息交流对成功怀孕至关重要。外泌体,细胞外囊泡的亚型,包括许多生物活性因子,调节怀孕早期阶段,特别是在胚胎着床期间。然而,来自胎盘滋养细胞的外泌体microRNAs (miRNAs)调节胚胎着床的机制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