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性 可以继续使用
近日,国际著名疫苗学期刊《疫苗》(Vaccin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博士(客座研究员)指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Epidemiology of adenovirus type 5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 healthy people and AIDS patients in Guangzhou, southern China”。
中科院研究证实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性
近日,国际著名疫苗学期刊《疫苗》(Vaccin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博士(客座研究员)指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Epidemiology of adenovirus type 5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 healthy people and AIDS patients in Guangzhou, southern China”。
山中伸弥:安全性仍是iPS细胞应用到临床的拦路虎
从发现iPs到获得诺贝尔奖仅用了6年,Shinya Yamanaka(山中伸弥)却众望所归。10月8日,美国格拉德斯通心血管疾病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举行了关于Yamanaka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发布会,Yamanaka通过网络视频接受了采访。
专家称安全性有保障
本稿来源:《北京晚报》 国产疫苗技术落后30年? 专家称国产疫苗安全性有保障 “打了不如不打”做法绝对不可取 “中国疫苗生产技术落后西方国家30年!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一则有关疫苗安全的新闻近日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
Icon推出患者安全服务以深化适应性试验工作
2013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以色列合约研究机构Icon公司推出了一项旨在增强药物研发过程中药品安全的服务——Dubbed Iconik Patient Safety。Icon称这项服务可以通过分析药物研发中的数据来检测药物中存在的潜在危险供开发人员使用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用药风险。这项服务收到了许多药物开发商的青睐,因为如果由自己开发类似的安全平台会导致成本的激增。
Nature:信息素信号指示性不成熟
啮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是由信息素驱动的,后者向其他个体发出有关年龄、性别和生理信息的信号。在这项研究中,Stephen Liberles及同事识别出了由在性成熟前的幼鼠产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素(ESP22)。ESP22是通过眼泪释放的,激发“梨鼻器”中的神经元,抑制成年雄性针对任何表达这种信号的动物的交配行为。 因此,ESP22似乎是性不成熟的一个标志,帮助控制成年小鼠的性行为。
阿斯利康公布naloxegol III期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
2013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10月15日公布了有关每日一次25mg剂量naloxegol治疗非癌症相关疼痛及阿片类药物诱导便秘(OIC)患者的一项III期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KODIAC-08s)数据。
辉瑞(Pfizer)中止Celebrex长期安全性研究
辉瑞(Prizer)公司已中止其重磅药物Celebrex在青少年关节炎患者中的长期安全性研究,原因是患者招募存在困难,同时服用该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 2006年,FDA批准Celebrex用于青少年热发型关节炎治疗,同时辉瑞也同意对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开展研究。FDA称,在当时,成人服用Celebrex可能会有长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FDA委员会:安全性问题不妨碍赛诺菲MS药物Lemtrada的获批
FDA顾问委员认为赛诺菲MS药物Lemtrada安全性问题,并不妨碍该药的批准,但对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表示了担忧。
阿法替尼(GIOTRIF)疗效和安全性再添证据
来自两项关键性的、大规模、III期、注册临床试验(LUX-Lung 3研究和LUX-Lung 6研究)的数据显示,阿法替尼相较于化疗应用于亚洲和非亚洲患者具有优越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