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通讯》:中国医学科学院/同济大学科学家发现多粘菌素B抗癌机制,或为肝癌新解

SCARB2是维持HCC细胞干细胞样特征的关键,从而在HCC的发生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10-30

华科同济医学院团队发现,肺癌与心血管疾病会互相增加发病风险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则认为,CVD和肺癌之间称不上“互为因果”,但二者在发病风险因素、炎症、代谢和免疫机制层面,肯定有许多相互影响的地方,这些也都是未来科研的潜在着眼点。

2023-09-19

广生一类创新药泰中定—超级3CL抑制剂的注册临床研究数据将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eClinicalMedicine》

泰中定的注册临床研究数据将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

2024-03-22

《癌细胞》: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团队首次证实,瘤内真菌可通过髓源性抑制细胞促进肺癌进展

研究人员在92名肺腺癌患者队列中证实,聚多曲霉的富集与MDSCs、调节性T细胞和PD-1阳性CD8阳性T细胞的数量增加呈正相关,且聚多曲霉的富集程度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2023-10-16

同济大学研究者揭示了P2RY12可能是T细胞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

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前线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天然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在协调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2023-08-11

Cell Metab | 同济大学章小清/刘玲/房玉江发现胞质pH值是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加工和分泌的环境信号的直接联系

该研究发现Smad5在调节胰岛素加工和分泌中的作用独立于Smad4的存在。这是第一个体内证据表明Smad5在调节胰岛素生物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与BMP信号传导无关。

2024-03-24

Cell子刊 | 同济大学秦环龙/许谦/李宁揭示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亚种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效微生物群转移和临床结果

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微生物群转移涉及供体和受体微生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差异。

2024-02-18

华科同济医院团队揭示,创新双抗可与免疫治疗实现超级“强强联手”

这些分析都能说明,双抗Y332能够有效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乃至把肝癌这样“偏冷”的肿瘤变为“热肿瘤”,成为免疫治疗的强力搭档,那就期待它未来在临床研究中的表现吧。

2023-08-22

交大、同济学者研究发现,每天这个运动量,糖尿病风险降低74%

研究结果强调了中等至高强度运动对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尤其是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这一发现还可以为未来的指南制定和预防2型糖尿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2023-06-07

同济大学:靶向Nodal可有效改善大肠癌治疗

大肠癌(CR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的主要贡献者。被诊断为晚期转移性CRC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尽管已经确定了CRC的新治疗靶点,但由于生物学异质性,CRC转移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