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者指出热休克蛋白1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策略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新发女性癌症病例的24%以上,约占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15%。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况
2023-07-27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研究者揭示HSPA8作为ETV4的辅助激活剂是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肝细胞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虽然大约50%的肝癌患者接受了系统治疗,但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5年总生存率(OS)远不能令人满意,其详细机制尚不清楚。
2023-08-09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出生后神经发生以维持适当的前脑功能的关键机制
神经干细胞/祖细胞(NSPC)是一种自我更新的多潜能细胞,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大脑皮层,并持续存在于成年前脑中。神经发生中NSPC产生新神经元的过程是正常大脑发育和功能所必需的。
2023-07-26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青藤碱通过靶向GBP5抑制NLRP3相关信号通路改善胶原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持续性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RA的治疗策略是及早发现和控制疾病进展。
2023-08-08
空军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用于肝癌免疫治疗的人造多肽
肝细胞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将有100万人死于肝癌。或晚期肝癌患者,治愈和长期存活的前景仍然黯淡。
2023-07-20
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先天淋巴样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
固有淋巴样细胞作为主要的组织内固有免疫细胞,具有淋巴样形态,但缺乏重排的抗原受体,在感染、慢性炎症和组织维持等环境中调节免疫。
2023-07-18
复旦大学研究者们为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
腰部疼痛(LBP)是45岁以下患者活动受限的最常见原因,大约五分之四的成年人在生活中会经历LBP,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是临床上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2023-07-26
Nature子刊:受穿山甲启发的微型机器人,可用于体内药物递送和治疗
磁性软体机器人和固体金属形态的机器人过去曾被开发用于微创医学手术,但其功能和安全性有限。而穿山甲尽管有角质鳞片,通过把硬质鳞片组成重叠结构,它们可以灵活无碍地移动。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