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家对全基因组筛选揭示机体细胞协同作用的关系
2013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通常会认为,人类细胞就好比是小型的电脑一样每天承担着很多任务,疾病就是细胞功能失常导致的结果;但是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西奈山医疗中心(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比较激进的健康观点,他们认为细胞之间都处于一种合作的状态(协同作用状态)...
Nat & Nat Biotechnol: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揭示人类机体功能性的遗传突变
2013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两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性差异,同时该项研究也为在RNA水平上将人类基因组和基因活性联系起来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Nature:人类转录组的深度分析
这项研究通过对来自“1000 Genomes Project”的462个人的类淋巴母细胞系的信使RNA和微RNA进行测序和深度分析来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的调控变化。分析显示了影响绝大部分基因的调控的普遍存在的基因变化,其中转录结构和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样普遍,但从遗传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
高通量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亮点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开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这些测序技术的应用更加加速了研究者的课题研究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Genome Med:深度外显子组测序揭示引发腓骨肌萎缩征的基因突变
2013年6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表示,当我们提及基因组测序的时候,重点关注部分而不是整体或许对于结果测定更为有效。
Veter Res:大鲵虹彩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及其结构变化
大鲵 (或称娃娃鱼)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濒危珍稀两栖动物,为我国所特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虹彩病毒在全球范围普遍流行,是侵染众多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重要病毒病原。有证据表明,虹彩病毒是包括蛙和大鲵在内的两栖类自然种群显著下降或消亡的原因之一,而鉴定虹彩病毒病原并阐明其基因组结构特征是研发相应病害防控技术的前提。
Nat Biotech:华大基因等单位完成谷子基因组测序
2012年5月14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谷子基因组研究成果于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谷子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为揭示谷子抗旱节水、丰产、耐瘠和高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高产优质、抗逆谷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ell:通过基因组测序预测膜蛋白的三维结构
膜蛋白的存在使细胞与胞外环境或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超过25%的人类蛋白拥有完整的膜结构域,这些蛋白中许多在医学上非常重要,因为几乎一半的药物靶点都包含一个膜结构域。通过膜蛋白的三维结构可以描述它的分子机制和加速以它为靶点的药物分子的研发。 尽管解析蛋白结构的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大部分膜蛋白的三维结构还是未知的。有效而精确的预测膜蛋白三维结构的计算方法将是现存实验方法的重要补充。
Nat Genet:游隼和猎隼基因组测序完成
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日完成了对游隼和猎隼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关于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变的一些新认识,相关论文“Peregrine and saker falcon genome sequenc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of a predatory lifestyle”发表在3月24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