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谷氨酰胺酶2或能调节机体胰腺β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
来自日本千叶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开了GLS2在葡萄糖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此前他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GLS2能作为p53的靶基因,因此其能作为肿瘤抑制子来发挥作用。
科研人员发现代谢重编程在肝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肝癌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对于阐明肝癌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并探索对应靶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郭云蔚教授团队等在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METTL16促进糖酵解代谢重编程与结直肠癌进展
结直肠癌(CRC)是人类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结直肠癌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遗传、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
《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揭示Oya病毒的遗传进化特征与感染致病风险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由节肢动物传播并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一类病毒,种类繁多,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蠓(midge)是虫媒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迄今为止,研究已从库蠓中分离鉴定出50
科研人员揭示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临床相关的分子特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虎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樊嘉与教授高强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Proteomi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者揭示了针对胍基乙酸铵代谢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潜在治疗策略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占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的85%以上。只有大约10%的确诊PDAC患者有资格接受根治性切除,而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疾病。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肝癌特异性筛查的全基因组cfDNA片段化特征检测方法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症中位居前列,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90万,死亡病例超80万。在所有肝癌病例中,肝细胞癌 (HCC)占比约90%,对肝细胞癌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高灵敏度的筛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
《细胞·代谢》:河南省人民医院袁慧娟等发现肠道菌群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并证实肠菌移植是治疗新策略
这项研究通过“临床现象-机制研究-临床治疗”的研究思路,揭示了肠道菌群参与DSPN发病的机制,并证实肠道菌群可以作为治疗DSPN的新靶点。
猪肠道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物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前沿科学中心、湖北洪山实验室晏向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 “Gut microbiota-derived 3-p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