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院内与院外健康管理的整合与体系开放
陈曦主任的报告指出:
1.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院及社区居民之间构建三维一体的预防-医疗-慢病管理体系。
2.向社会推广健康教育。
3.将健康体检从公立医院剥离,由社会资金组织的健康广利公司负责健康体检,公立医院指导、培养健康管理人才。
汪晓来:观察实践中的开放平台、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构建
来自《健康管理》杂志社的汪晓来社长做了题为《观察实践中的开放平台、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构建》的报告,报告指出:健康服务事业发展需要社会化信息化的支撑。对于医学模式的再认识问题,就是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的构建问题。
新医改大背景下,中国POCT发展路径的探讨
徐建新认为:大力推广POCT产品国产化,应进一步整合成本、质量、技术和服务以便形成综合优势。国内POCT检测主要集中在二、三医院,对高通量的POCT仪器需求大。国内各生产商应跨界创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才能对抗世界500强企业的产品。发展第三、四代POCT仪器是必由之路。
干化学产品的研发进展及展望
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诊断试剂的上市公司。产品包括了酶免、生化、分子诊断、免疫层析等。近几年公司注重POCT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投入,尤其在干式生化产品研发方面在国内起步较早,目前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目前已有三个干化学产品完成了注册申报,后续产品正在进行进入临床验证阶段。配套的测试仪器由公司独立设计完成。公司干化学产品相关技术申请了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有两项获得授权。报告将重点介绍干化学产品研发的平台建设、产品的主要特点、及对干式生化等POCT产品未来发展的展望。
生物突发事件病原体的快速检测
已知动物病毒近4000种,其中约95%未被认知;细菌约100万种,只有约2000种进行过鉴定(占 0.2%)。可人工分离培养的微生物不到 0.1%。因此,生物突发事件时,分子检测与诊断十分重要。快速特异的分子检测主要包括基因和抗原检测,将介绍病原微生物核酸分离纯化技术、扩增技术、检测分析技术方面的进展。
乙肝快速检测试剂在POCT中的应用及标准探讨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快速检测试剂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前检测,现场献血员筛查等其他应急检测,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常规临床检测,检测内容包括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 等常规的5项乙肝标志物,这些快速检测试剂具有较传统方法更为快速、简便的特点,在POCT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乙肝快速检测试剂多采用胶体金法,其他方法包括胶体硒法、乳胶法等,其原理与传统方法的酶联免疫法相同,由于判断方法的不同,操作过程快速、简便,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试剂质量标准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灵敏度方面,HBsAg最低检出量,酶联免疫法试剂可达到0.05~0.1IU/ml, 快速检测试剂仅为4~5 IU/ml,Anti-HBs最低检出量,酶联免疫法试剂10IU/ml, 快速检测试剂30 IU/ml,另3种乙肝标志物最低检出限酶联免疫法试剂均高于快速检测试剂2~3倍稀释度。因此,快速检测试剂也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乙肝快速检测试剂属于医疗器械管理,在众多的乙肝试剂申报注册中尚无快速检测试剂进口注册,已申报的注册产品标准存在不规范,目前已建立了乙肝5项试剂的国家参考品,为制订该产品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提供依据。
陆舜:精准肿瘤学时代基于组织标本的肺癌临床研究
Personalized medicine may be defined as “a medical model using molecular profiling technologies for tailoring the right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and determine the predisposition to disease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and to deliver timely and stratified prevention”.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riven genes and drug actions are opening opportunities to match therapies to lung cancer patient populations, and thus pave the way towards a more personalized medicine. The use of driven genes such as EGFR, ALK, and ROS1 et al can help identify patients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respond favorably to a given therapy which is approved by clinical trials. Increasingly, we find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tratify different patient groups in terms of clinical response, so as to develop personalized, preventive or therapeutic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