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芯片上的人部位

构思一种新的药物、一个针对疾病的更好地药方相对容易。难的是测试它,测试过程可能会推迟有效新药上市若干年。在这个通俗易懂的演讲中,杰拉尔丁·汉密尔顿将向您解释她所在的实验室是怎样在芯片上创造人器官和部位的,芯片具有简单的结构,所有的部件都对测试新药效果举足轻重 — 甚至能为个人量身定做治疗方法。

2015-03-31 课时:14分钟

Western blot 整解决方案,Amersham WB与您携手实现完美WB

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经典研究手段之一,约60%的科学期刊出版物包含WB实验结果。但WB实验步骤多,耗时长,要获得一个完美的结果十分不易,WB实验结果的不稳定,重复不出来?定量不准确?凝胶又漏了? GE公司最新推出的Amersham WB系统,4小时内可完成电泳、转印、杂交、孵育、成像、定量分析,一气呵成,为Western blot提供了整解决方案。每个样品、每一次实验都能获得一致的定量数据。再也无需担心结果难以重复再现,无需反复摸索实验条件!

2015-04-07 课时:10分钟

药物开发中细胞培养基的筛选、优化与补料策略

主要讲述在抗药物的开发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无血清细胞培养基,在实验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时,如何做培养基的优化,及feed-batch培养模式下,如何优化补料策略,来提升细胞状态、延长表达周期、提高抗产量。

2015-04-07 课时:9分钟

饶毅:转基因考验中国媒

该系列视频版权归属于基因农业网。
2014年1月12日第二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颁奖典礼,饶毅作《转基因考验中国媒》讲座。

毋庸讳言,中国的媒和从业的媒人恐怕普遍认为自己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重大事件上没有自由。现在,转基因成为中文世界广泛关注的事件,而政府没有控制其讨论,所以,转基因实际给中国有良心的媒和媒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向社会展示自己有自由的时候能够为社会负责任地提供有质量的信息。 在中国,科学家和科学界对转基因的讨论都不可能有效,如果媒本身质量低的话。中文的媒将西方上不了正规媒的黄色小报内容作为热点,令人惊讶地不为媒人所不耻、不为社会所唾弃,而不断在中国推出成为社会思潮和风波,证明中国媒质量有很大改进空间。

2015-04-08 课时:7分钟

你还敢痴迷社交媒

随着社交媒在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群中得到普及,很明显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我们的大脑由什么影响呢?你的5个疯狂的社交媒行为正在影响你的大脑。5-10%的网络用户舍不得注销计算机,他们无法控制上网的时间,尽管精神上成瘾和药物成瘾不一样,大脑扫描发现和药物依赖性有着相似的损伤区域,尤其是控制情绪、注意和决定的白质区域……

2015-04-09 课时:4分钟

王磊:无所不在的人传感器

传感器网络(Body Sensor Network, BSN)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并具有广泛应用的研究领域,是物联网在医疗健康方面的重要延伸。目前,医学模式进入到6P时代,对疾病要以预防为主,突出早预警、早干预和早治疗。BSN 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BSN 的核心是针对个(Body),通过低负荷、低成本、低功耗(三低)的监测检测技术和交互干预技术(Sensor),实现对个健康状态空间的辨识与反馈调节,进而建立多尺度多模态的健康信息预警网络(Network)。它涵盖了生物传感器、低功耗医学电子学、人工智能、普适传感、数据挖掘、无线通信等学科方向,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晶,即蕴含了丰富的科学问题,又有很大应用空间(例如,居家养老、亚健康早期干预、慢性病风险评估,穿戴式生物反馈,等),符合国家新时期对科研项目“顶天立地”的要求。

目前对BSN 新技术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传感器方面,采用电子织物和非接触电极等新型人传感技术;在供能(Power Scavenging)方面,利用人自身机械运动能或是温度梯度能给节点供能方面尝试性的工作已经开展;针对BSN 语义学模型开展研究,集中在STSOM、贝叶斯网络等数学工具的运用上;开始了采用单晶集成的方式,研制适用于BSN 的低功耗医学集成电路芯片;无线通信方面,集中在利用人通信的传输模式的机理探讨和技术开发;在人信息传输安全方面的研究也见诸报道。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围绕人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开始于2007 年8 月,建有BSN 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低成本健康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生物医疗电子与健康信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小组目前开展的科研工作集中在:1、穿戴式运动信息获取及其在跌倒预警、步态康复和足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即在不影响人正常生理活动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地对人运动功能状态进行多尺度的动态评估;2、下一代BSN 平台的研制,主要集中在健康信息感知SoC(集成电路系统芯片)和人近端通信机制(IEEE802.15.6)的应用研发。

2015-04-14 课时:6分钟

转基因科普:科学家与媒交流会-讨论环节

2013年7月15日,贾士荣、朱祯、姜韬在“转基因科学传播科学家与媒交流会暨基因农业网开通仪式”上发言。

2015-04-22 课时:7分钟

於莉:新一代Ion半导测序技术在医学检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演讲主要内容:
测序技术的发展
测序的原理
高通量测序仪
基因测序与人类健康
基因测序在临床医学的应用
Ion测序平台介绍
NGS与转化医学
靶向测序解决方案等

2015-04-24 课时:12分钟

周国华:测序技术的进步与个化用药水平的提高

化用药就是先采用某种诊断技术检测与药物效应和不良反应相关的患者遗传学多态性、病理组织基因特征(序列与表达量变化)、病原耐药基因突变等三种类型标志物,然后根据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因此实现个化用药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经济和方便地找到与药效和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标志物。

测序技术是寻找这些基因标志物的最好工具。从毛细管电泳技术发展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单机测序速度提高了百万倍以上,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也因此下降到5000 美元左右。

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基于GWAS 技术的个化用药相关SNP 的筛选成为可能;单细胞水平的基因测序,使基于血浆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浆循环肿瘤DNA 的无创肿瘤靶向用药诊断成为可能;此外,测序技术也为快速发现病原基因组中的耐药新突变提供了工具。测序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临床个化用药的水平。

2015-04-24 课时:9分钟

陈琦:新一代Ion 半导测序技术在医学检测与研究中的应用

本次讲座重点介绍Ion 测序技术在临床医学检测与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肿瘤个性化 治疗、疾病基因风险预估、无创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病筛查等领域的进展与前景。

2015-04-27 课时: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