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动画讲述Rna干扰原理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在Rna干扰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视频用形象的动画讲述了细胞内Rna干扰的的发生过程和原理。

2015-02-25 课时:6分钟

Dna之舞

伦敦科技馆曾举办人类基因组的出版物——Dna元件百科全书(ENCODE)的发布会,此百科全书目的在于表征我们基因组的所有功能元件,本视频,舞蹈家重塑了Dna复杂的活性。

2015-03-02 课时:3分钟

一篇nature学术论文的生命

从投稿到引用,我们来看看一个稿件怎样通过nature编辑流程。

2015-03-11 课时:3分钟

ENCODE:Dna元素的百科全书

ENCODE计划完成Dna元素的百科全书,是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数据的大计划。ENCODE科学家已经设法了解80%的基因组的功能,包括功能基因及部分调控基因。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基因组如何形成不同的细胞类型乃至不同的个体会有帮助,关键是Dna水平的损伤怎样导致疾病的。

2015-03-12 课时:5分钟

解剖学家:Leonardo

nature Video邀请Windsor Castle来看Leonardo的解剖图,这些手绘图表明了Leonardo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开展实验并得到几个世纪以来未公开的惊人的医学发现,这一发现这已经摇身一变成为欧洲解剖学课题。本视频中向我们展示了其中三个最有趣的解剖学研究。

2015-03-12 课时:7分钟

精神分裂症者设计nature封面

我们请Sue Morgan来设计收藏精神分裂症的文章的nature系列特刊的封面。Sue在20年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2015-03-13 课时:3分钟

Joe Landolina:可以立即止血的凝胶

忘了伤口缝合吧——有更好的方法让伤口闭合。本 TED 演讲中,TED 伙伴 (TED Fellow) 演讲者 Joe Landolina 讲述他的发明——一种医用凝胶可以即刻停止创伤出血而不需要施加压力。(内含医学影像。)

2015-03-15 课时:6分钟

nature.com桌面小工具的介绍

本视频介绍了nature团队的“nature.com”的小工具。这个工具十分简易,通过关键词来检索文章和项目。

2015-03-20 课时:4分钟

孙树汉: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

原发性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进一步探索研究新基因的功能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揭示肝癌发生、发展的精确分子机制、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及判断预后, 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 在生理及疾病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这些Rna并不编码蛋白或者只是编码很短的多肽,起初他们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了基因组印记、转录控制、转录后调控、蛋白功能调节等信号转导过程中重要环节。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认识肿瘤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们对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lncRna参与的调控网络及临床意义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发现在肝癌在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可以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完整地区分,说明在癌组织中lncRna有特征性表达谱。克隆并鉴定了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功能的lncRna分子,如lncRna-LET、lncRna-HEIH、lncRna-MVIH,并对这些分子在肝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对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在肝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器的定位,相互作用分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lncRna可作为肝癌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新靶点。

主要研究结果连续发表于Cancer cell、Molecular Cell、Hepatology等杂志。

2015-05-04 课时:10分钟

田亚平:新的肿瘤血液生物标志:micro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生物体内长度约22个左右核苷酸的小Rna,相关研究显示其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且可稳定存在较长时间。mi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一个miRna可以调节多个靶基因的表达,而几个miRnas也可同时调节一个基因。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非常复杂,常常涉及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因此miRna复杂调节网络的紊乱与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的调节失控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为此我们利用芯片和 Solexa 测序技术筛选肿瘤相关miRna,在血液中发现了一些与原发性肝癌、宫颈癌、肺癌等密切相关的miRna,经Q-PCR方法临床验证,初步证明其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进一步研究可为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线索与靶点。

2015-05-06 课时: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