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首次报道公认安全级的“减肥药”

肥胖症已经被公认为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

2021-11-04

科学家首次发现B细胞可分泌GABA,抑制抗肿瘤免疫

  来自日本RIKEN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B细胞竟会分泌一种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进而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化,抑制抗肿瘤免疫!除去B细胞之后,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也变强了。在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的不单单是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它们所分泌的多种多样的代谢产物也在默默工作。这些代谢物具有丰富的功能,调

2021-11-09

全新抗菌蛋白首次揭示!胡泽汗等 Science 发文,告诉你肠道为了抗菌到底有多努力……

 哺乳动物的肠道存在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包含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虽然说该群落主要由对消化至关重要的共生细菌组成,但也包括机会致病菌和明显的致病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机体带来了多方面的免疫挑战,例如,蠕虫可引起肠上皮损伤,并引起肠道细菌对组织的侵袭。为了应对这些不同的微生物挑战,肠上皮细胞会产生多种抗菌蛋白(AMPs),这些抗菌蛋白

2021-11-11

全球首次!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2021-11-03

科学家首次发现,高脂饮食会损害肠系膜淋巴管,导致肥胖等代谢紊乱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Monash制药科学研究所的Enyuan Cao和她的同事们在《自然·代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发现,高脂饮食能够使肠系膜淋巴管受损,而淋巴管渗漏会引起腹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但如果修复了被破坏的淋巴管,这些代谢问题则可迎刃而解。这是首次发现,淋巴管异常在肥胖以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疾病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对,你

2021-10-31

美国FDA首次揭秘在审新冠疫苗在5-11岁儿童的不良反应和保护力

   美国儿童新冠疫情有多严重?根据美国儿童学会(AAP)的数据,截止到2021年10月14日,全美7,500万18岁以下儿童中,报告了617万COVID-19儿童感染者,占所有儿童的8.2%!仅上周,就有超过13万儿童感染了COVID-19。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盼望儿童疫苗久矣。尽管如此,针对疫苗数据的监督却丝毫不能放松。20

2021-11-01

科学家首次通过临床试验发现,三氯蔗糖会增加肥胖人群和女性的食欲

在最近的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这是首次发现,最常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之一,三氯蔗糖可能会增加女性和肥胖人群的食欲!这项试验纳入了74名成年人,年龄在18-35岁之间,其中有4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3.40岁,BMI在19.18-40.27之间。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均不吸烟,在入组前至少

2021-10-31

哈佛大学研究首次揭示原理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2021-10-15

科学家首次发现,TIL过继细胞疗法可有效逆转非小对PD-1抑制剂的耐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疗法虽然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无法获益。与此同时,ICB联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例如联合铂类化疗时,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都会在12个月内出现肿瘤进展。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NSCLC是免疫学上的“冷”肿瘤,缺乏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这可能会造成对ICB的原发

2021-10-31

研究人员在中国首次发现混翅鲎化石

板足鲎(hòu)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加之其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是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