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裸盖菇素可降低酒精依赖症的复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和法国皮卡第儒勒-凡尔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来自蘑菰的一种迷幻药,裸盖菇素(psilocybin)有潜力恢复大脑中受影响的分子回路,从而有助于减少酒精依赖症的复发。这可能导致新的治疗方法。
Molecular Cancer: 颅咽管瘤中CTNNB1新突变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颅咽管瘤(CP)是一种罕见的组织学良性肿瘤,但因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结构密切相关,临床上极具挑战性。CP可分为两大亚型:造釉细胞型CP(ACP)和乳头型CP(PCP)。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蚕丝蛋白颅内植入式可降解微针贴片
围绕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重大脑疾病临床治疗中对颅内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Silk Microneedle Patch Capable of On-Demand Multi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for Gliob
我国科学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大概率发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治疗方案,可缓解轻-中度AD患者认知障
《柳叶刀神经病学》点评颅内压监测全球研究进展
《柳叶刀神经病学》(影响因子30.039)正式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江基尧教授团队的特邀点评文章《全球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评估》。再次受到《柳叶刀神经病学》的邀请对重要临床进展做点评,充分显示了江基尧教授以及仁济医院颅脑创伤团队在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影响力。文章对同期发表的一项纳入42个国家146家单位的颅内压监测
禾木中国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系统获批,降低脑梗致残率
2021年5月,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木中国“)宣布,中国首个国产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系统AfenttaTM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此创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高效、快速、安全的介入抽吸取栓解决方案,以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减轻疾病负担。
Science:多能性因子Oct4与颅神经嵴细胞分化潜能扩展密切相关
2021年2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细胞分化通常被描述为一种通过一系列谱系限制事件进行的单向过程,随着胚胎的发育,细胞的分化潜力越来越小,这一概念在Conrad Waddington的表观遗传学景观中得到了著名的阐述。然而,称为颅神经嵴细胞(cranial neural crest cell, CNCC)的脊椎动物特异性瞬态细胞群体挑战了这种模式
Sci Adv: 研究人员确定了影响大脑及颅面骨骼的新遗传疾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脑,心脏和面部特征的发育延迟和畸形。这种名为连锁特异性去泛素化缺乏引起的胚胎缺陷综合症(LINKED),是由OTUD5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该突变干扰了胚胎发育中的关键分子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现的分子机制可能对人类发育至关重要。这些信息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常见和罕见的此类疾病,并改善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