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680作为内源竞争性RNA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进展
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每年夺去40多万患者的生命。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食管鳞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仍低于20%。对食管鳞癌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开发有效的诊断和预后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选择性抑制mTORC1有望阻止非酒精性脂肪肝
美国有多达1亿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其特点是肝脏脂质堆积增加,常常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这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
Nature Med:阿替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评估了bTMB作为一线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期IIIB-IVB非小细胞肺癌(n = 152)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2022年2月非编码RNA研究领域新进展
2022年2月份非编码RNA相关发表了很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本月科学家们在该领域取得的重磅级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Science:揭示完整人类基因组中的片段重复及其变异
2022年4月4日讯/生物谷BIOON/---较大的、高同一性的重复序列---被称为片段重复(segmental duplication, SD)---通常是基因组中最后被测序和组装的区域。虽然人类参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连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引起。过去的几十年证明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尽管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被发现,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有效的。
Science:完整人类参考基因组改进了对人类遗传变异的分析
2022年4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人类参考基因组的核心应用之一是作为几乎所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比较基线。不幸的是,人类参考基因组的许多困难区域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受到塌陷区、序列缺
Hepatology:我国科学家揭示哺乳动物中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机制,有助开发新疗法
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描述它的功能活性,以便我们能够开发SBK1激活剂作为这种常见肝病的新型治疗剂。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揭示亚洲人特异性的IgG1记忆性B细胞抗原受体变异体对结直肠癌有抵御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申占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刘万里课题组合作攻关,在IgG1记忆性B淋巴细胞调控结直肠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