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Ther Nucleic Acids:环状RNA在骨关节炎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治疗潜力
2021年6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者在Mol Ther Nucleic Acid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Biological role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ircular RNAs in osteoarthritis"的文章。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软
科学家识别出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和败血症发生的非编码RNA分子
2021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A conserved long coding RNA, GAPLINC, modulates the immune response during endotoxic shock”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和败血
研究发布新的非编码RNA整合资源NONCODEV6数据库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已有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lncRNA还与人类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lncRNA的注释、探索lncRNA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研究集中于lncRNA功能的探
研究发表长非编码RNA功能及调控机制综述论文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课题组等在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 regulation by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论述了长非编码RNA的生成、亚细胞定位、转录水平和
研究揭示非模式哺乳动物与其寄生蛔虫协同演化的基因组学机制
协同演化(Coevolution)指两个或多个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相互影响彼此的演化,按种间关系可分为互利的协同演化和拮抗的协同演化。宿主和寄生虫的协同演化就是典型的拮抗协同演化。已有的关于协同演化遗传机制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候选基因水平,缺乏基因组水平的研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一些和人类及家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基因组被解析。然而,目前多数研究着眼于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揭示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
2020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吸烟人群中的肺癌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而且其不同于吸烟人群所患的肺癌,似乎会对靶向性疗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台湾非吸烟人群中肺癌发生率较高的人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系列遗传改变,这些遗传改变
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种属特异性加工决定其功能差异
4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ctions in stem cells”。该研究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
AJP:关键非编码RNA分子促进皮肤癌恶化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图尔库大学、中心医院和西方癌症中心(FICAN West)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RNA分子PRECSIT,它参与调节了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和侵袭过程。将来,PRECSIT可能会成为检测快速进展或扩散的鳞状细胞癌的新标志物,以及有可能成为新疗法的靶标。
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长非编码基因SLEAR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9,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1-70/10万。一般认为SLE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共发现超过100个与SLE易感性相关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s